#乳腺癌# 2017年9月確診
從沒想過這事兒會發生在我們一家身上,但遇到了就要面對,Fighting!
2017年9月15日(周五),媽媽邀請我晚上視頻,告訴我她下周一要做個小手術,原來準備瞞著我,后來想想怕我知道了埋怨她,還是告訴我了。說是乳腺腫塊,我也沒想到多嚴重,只是說要去南京陪她,手術是在江蘇省腫瘤醫院,于是我定了周日上午的高鐵去南京。
2017年9月16日(周六),媽媽辦理住院,爸爸告訴我B超檢查是實質性占位,主任考慮不樂觀。我心里咯噔一下,但很快調節過來,無論怎樣,積極治療。
2017年9月17日(周日),中午到達江蘇省腫瘤醫院,爸媽等我一起午飯,在住院大樓見到手上戴著住院手環的媽媽,突然覺得她像個無助的孩子。是啊,爸媽老了,我長大了,以后我要堅強地替他們多去承擔一些,媽媽別怕,有我在。
爸媽跟我說,B超對腫瘤已經定了4級(大概率惡性),檢查的醫生說可以直接定5級(基本確定惡性),腫瘤邊緣有毛刺影,是典型的惡性腫瘤特征。
下午在賓館休息,第二天就要手術,核磁共振的報告要第二天一早才能出,總覺得倉促,但內心還是想盡快手術,不想再拖。下午三點左右,爸爸接到同事電話,對方了解到媽媽的情況后,熱心地建議轉到上海,并且聯系相關專家,真是個好消息!當晚我就帶著媽媽高鐵來到上海,爸爸辦理后續出院事宜,第二天再趕來。
2017年9月18日(周一),7點多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候在乳腺外科門診室外,一直到11點多,才有機會申請加號,但是經驗不足的我沒有辦就診磁卡,趕緊到一樓大廳排隊半小時辦了就診卡。醫生給加了個號,但是要重新去掛號,我幾乎崩潰(此時已經11點50分,而門診12點就結束了啊!萬一來不及專家門診就得等到周四),排隊時偶然發現旁邊有自助掛號機器,有磁卡就可以使用,還可以微信支付!于是很快搞定,回到診室時,醫生已經走了,媽媽說醫生給看過了,說可以保乳。旁邊的助理醫生給開了住院單。
午飯后去辦了入院手續,媽媽又戴上了住院的手環,防水的。住院是加床,暫時沒有床位。下午住院醫生詢問并登記了病史,護士囑咐第二天6點半之前來抽血,然后我就和媽媽回家了,爸爸也到了上海。
2017年9月19日(周二),早上6點半前到醫院,沒有車位,爸爸到周圍去找車位,我陪媽媽來到病房,空腹先抽血,然后坐在病房外的凳子上,等候醫生“查房”,家屬要到病區外等候(查房預計9點結束)。爸爸實在找不到停車位,看時間還寬裕,于是和我一起開車回家,然后坐公交到醫院。回醫院路上趕上早高峰,非常堵。查房結束,護士安排媽媽去做檢查,可是我和爸爸還沒到,媽媽就獨自一人去找檢查的地方了。
第一項心電圖檢查完畢,我和爸爸趕到。媽媽后來說,當時她一個人呆呆地坐在樓下等候的時候,覺得好孤單啊。本來媽媽讓我今天去上班,可是這時媽媽拉著我的手說,“今天不去上班了好不好?”我回答,“當然不去呀!不然你們找不到檢查的地方的。”好心疼媽媽,之后來醫院檢查和治療一定要隨時陪著她。
和媽媽一起還有個阿姨,一直在哭,因為聽醫生說可能無法保乳,始終無法接受。她生病誰也沒告訴,檢查也是獨自一人,于是我們組成了“術前檢查小分隊”。當天還做了鉬靶、外院CT和MRI的放射材料會診、細胞穿刺、空心針穿刺,由于做了空心針,原定當日的B超改為第二天(總覺得護士這個順序安排的不合理,完全可以在空心針之前安排B超的)。
當晚有床位空出來,媽媽住在醫院,我和爸爸回家住。
2017年9月20日(周三),早上一大早和爸爸去了醫院,查房前給媽媽帶了早飯。然后我就去上班了,下午爸爸陪媽媽去做了B超。晚上下大雨,又遇到下班高峰,原本不到1小時的車程,和表哥花了2小時才到醫院,表哥帶了花和水果籃。晚上爸爸陪媽媽住在醫院,感受到了爸爸不放心媽媽一個人,還好有折疊床租,10元/晚。只能1人陪護,我回家住。
2017年9月21日(周四),手術前一天,爸媽都起得很早。查房期間和爸爸大樓外樓梯上坐著等,聊到媽媽的病情,提到體檢的問題,才發現爸爸今年把自己單位的體檢機會給了媽媽,于是我決定等媽媽手術之后,給爸爸也預約一個全面的體檢。爸爸總覺的媽媽跟著自己操了太多心,才得了這個病,特別自責,說著說著還哭了。我拍拍爸爸的背說,沒事的,好好治療就行,要好好照顧媽媽。爸爸說這個你放心吧!(爸爸啊,也要注意身體啊,這段時間你要辛苦了。)媽媽前兩天還說,生病了之后特別不敢看爸爸,覺得他又老了,一看就想哭。我真的不知道說什么好,爸爸媽媽你們辛苦撫養成人,是時候我要多為你們分擔一些了!
查房后護士給了個單子讓媽媽去打針,還說打完針不要急著回病房,在外面多兜幾圈。我們順著指示找到了ECT,發現是放射性檢查,需要注射放射性元素然后去拍片。醫生囑咐打完針之后11點半回來拍片,期間去人少的地方轉一轉,不要聚集在一起容易相互輻射,遠離孕婦和小孩。媽媽打完針就讓我們離她遠一點,病友們都說要多喝水,幫助放射性物質的代謝。
等候期間我們去買了一些護士要求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以及外科手術建議買的“抗血栓襪”,298元1雙,還挺貴的。買完東西回了趟病房,護士看見媽媽說趕緊再出去兜一兜……后來知道ECT是幫助第二天手術時做前哨淋巴結活檢,幫助尋找前哨淋巴結的。
下午住院醫生來聊手術方案和簽字,媽媽說我不要聽,就讓我和爸爸去聽。媽媽的手術方案是“保乳術+前哨淋巴結活檢”,醫生告知腫瘤穿刺活檢結果是浸潤性癌,腋下腫大淋巴結穿刺結果是陰性。由于腫瘤不超過2cm而且離乳頭中心區較遠,可以做保乳手術,沒有必要全切,但保乳就一定要做放療,而且術后病理小概率會出現切緣陽性,有可能會要做2次手術。看出來爸爸內心是有些猶豫,但我知道媽媽還是有些在意是否全切的,而且經過我的了解,保乳手術和全切在術后的長期復發率和生存率是沒有明顯差異的,畢竟是國內頂尖醫生給了這個方案,我選擇相信他們。至于前哨淋巴結活檢,就兩手心理準備都做好,如果前哨淋巴切片檢測出癌細胞,需要做腋窩淋巴清掃,就要好好護理同側手臂了,如果沒有癌細胞轉移那就更好。雖然前哨淋巴結活檢也存在“假陰性”可能,但很多事沒有100%的絕對把握,也不必過于糾結,到時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我替媽媽在手術確認單上簽了所有的名字。
第二天要手術了,晚飯后8點不能進食,10點不能喝水。隔壁床的愛哭阿姨是第二天的第一臺手術,她術前談話聽說可以保乳,整個人滿血復活。媽媽不知道是第幾個,她的心態還挺放松的,這是一場硬仗,我們都做好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