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新拾筆寫字,將近半年。
這半年來,有榮譽,有竊喜,有詆毀,有成就,有低迷,有迷茫。
總的來說,收獲大于成就,貪欲大于初衷。
剛開始碼字時,主要以日記,隨筆為主,寫給自己看,既是作者也是讀者,不用在意讀者的看法,也不用刻意迎合讀者的口味。
我的寫作初衷是為了自我治愈。
漸漸的,日記隨筆已經滿足不了寫作欲爆棚的我,注冊了自己的公眾號,入駐了簡書,開始寫情感文,書評,影評,小說,傳記。
一開始并不在意閱讀量與點贊數,寫出來的文字自己賞心悅目就好,目的不是為了盈利或一夜爆紅。
可一旦將自己作品擺放到大眾視野面前,閱讀量成了衡量你文章好壞的標準,點贊數成了你文字直擊人心的程度。
你當然希望閱讀量越高越好,最好能寫出10w+。
直到一天,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在某個故事app上被編輯首推,獲得了將近一萬的閱讀量。
每天看著蹭蹭上漲的閱讀量還有不斷冒出新消息提醒的數字,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02.
自那以后,我才知道原來自己寫的文字會被其他人認可。
自己的公眾號每天持續日更,拿到原創標以后沾沾自喜了一整天,有了留言功能,身邊的好友紛紛來捧場慶賀。
本來寫給自己看的公號,成了在朋友們面前對自己的放大鏡,我將之前寫的文章全部刪除,害怕朋友們取笑自己矯情。
從此,自己的公號只寫別人的故事。
有些朋友會說,“你寫這個有錢嗎?” “你個大男人,每天坐在電腦前碼字,不臊嗎?”或者是,“就憑你還寫作,馬云還是我哥們呢,你真是少根筋啊。”
我受到了不少的冷嘲熱諷,這些都阻擾不了我寫作的欲望。
王仁明老師跟我說過一句話,
“不可與井蛙語海,不可與夏蟬語冰。”
井蛙看不到海的遼闊,夏蟬看不到雪花的美麗,跟他們說著他們不了解的事物,只能說是多此一舉。
無需與他們多辯,唯獨做出成績讓他們心服口服。
一篇篇的10w+成了我奮斗的目標。
我開始學習各大公眾號的寫作模式,標題的選取,排版的風格。
撅棄了自己原有風格的寫作方式,慢慢向主流商業情感文靠攏,為了迎合大眾,為了有朝一日寫出爆文,為了屬于自己的第一篇10w+。
最終還是寫出了一點成績,簡書以及公號上的閱讀量不再是可憐的兩位數。
以上這些是我這幾個月來的小成績。
這不是炫耀,也沒什么好炫耀的。
成績單不好看,對于一個寫作小白,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也不知道新媒體,但這份成績單已經讓自己滿意。
自己公號的粉絲也就幾百,全是身邊的親朋好友。
現在公號的打開率百分之五的情況下,我每篇文章能達到百分之八十甚至超過當時粉絲數的閱讀量,已經可以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了。
而且持續幾個月讀者的粘性越來越強,相比點贊量,我更看重留言數。
當然,閱讀量是第一順位,沒有閱讀量一切白談。
漸漸地,這些小成績給我帶來的一些效益,開始有廣告找我,有平臺邀請,有很多大號要求轉發我的文章,有別的公號想簽約我成為他們的寫手。
這些都是后話。
隨之而來的,是贊譽,是夸獎,是追捧。
詆毀聲以及謾罵聲逐漸消失,我得到了身邊人的支持,更有朋友讓我轉行,全身心投入新媒體。
我都一笑付之,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到底幾斤幾兩,還是清楚的。
在享受所有的褒獎后,我陷入了泥潭。
我開始膨脹,開始理所當然,開始功利。
03.
原先在簡書上被首頁推薦是一件很開心,很有成就感的事。
原先在公號上自己寫的文章被朋友們在朋友圈轉發,會洋洋自得。
原先在別的平臺上閱讀量過萬很自豪。
而現在,貪欲侵蝕了我的內心。
自己在簡書上投的每一篇文章百分之八十都會被首推,
自己在公號寫的文章發表后都會看到朋友圈在轉發我的文章,
在別的平臺上閱讀量破萬已經是很輕易的事情。
我開始不停想要追求自己的10w+,反而眼前的這些我看做“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漸漸的淡漠。
就算其中有一篇文章在簡書上沒被首推,我再也沒有挫敗感,反而覺得無所謂,編輯可能走眼了,再寫一篇就是。
就算自己公號的閱讀量在兩位數,不會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只會找尋別的借口來安慰自己,“可能今天的標題不符合大眾”或者“可能發表的時間段不對”等等借口。
我失去了最重要的“被認同感”。
04.
學習了大多的寫作技巧,精簡短句,直擊內心,簡潔明了。
這些在我大多數文章里都能看到,效果也有目共睹。
但這幾天出現了問題。
太渴望一篇10w+來證明自己,一味的迎合大眾,盲目的跟風寫文,毫無特色的敘事風格,大大的改變了自己原先的文風。
有朋友私聊我說,松,你最近的文風變化好大。
朋友突然這么一說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不是自己。
為了所謂的10w+,我撅棄了自己。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自媒體人和寫手以及作家的區別,要不以作家的自由意志做媒體。
簡單來講,媒體人是撒播信息的媒介,寫手是寫出大眾熱衷的文章,以用戶體驗為中心。
而作家,是以自己的意識來表達自己心里所想,淡出熱點,名利,不刻意追求“成就”,最根本的,作家寫出的東西是文藝創作,為了表達自己,更多的是取悅自己。
所以,這幾個月我盲目追求10w+,做了媒體人,忘記了自己的初衷。
這幾天,我有靈感,但寫不出任何類似以前一樣的情感文,覺得有些惡心。
畢竟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不是自己筆下表達出來的東西,全是網上所謂的“教程”教給我的,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出10w+。
好幾次坐在電腦前想碼字,習慣性思維要按照以往的套路去寫,寫了一段,我就停手了,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
差一點迷失了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媒體人”,而不是自己。
05.
看著一篇篇的10w+,我心生敬仰,但不再羨慕。
每篇10w+背后的辛酸苦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無論是走心的文章,還是違背自己的意愿寫出的文章,都值得我們欽佩。
這個月初,去參加了一個線下的分享會。
我簡書上的偶像彭小六作為嘉賓到場演講。
作為現在的簡書一哥,他毫無架子,毫無保留的跟我們分享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他說,在自己第一篇10w+之前,我寫了一百篇文章。
這一百篇文章,幾乎都是無人問津,但他仍然堅持不懈的寫,因為他的初衷不是為了迎合大眾,不是為了功利,不是為了出名,只是單純的分享自己的經驗,寫自己的文章。
當他的第一篇10w+出來以后,他并沒有多開心,因為在他看來,無論有沒有這一篇10w+,他都會一直寫下去,這個10w+只是對他的堅持給予鼓勵。
目前他只有四篇文章突破了10w+,而他卻寫了將近400篇文章。
成功屬于每一個人,而失敗只屬于不堅持內心的自己。
彭小六的分享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看到了走上歪路的自己,被貪欲侵蝕的內心,簡直不堪入目。
07.
在電腦前埋頭苦想卻碼不出字的我,仔細思考了一小時。
刪除了原先已經碼好的一千多字情感文,改了標題,變了思路。
媒體人,我不做了。
功成名就,我不屑了。
金錢利益,我丟掉了。
這10w+,我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