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外商投資企業“康輝杯”羽毛球比賽,于6月24日至25日在常州奧體中心新城體育館舉行。在二十支參賽隊伍中,萊尼電纜線纜(中國)有限公司在小組賽中取得兩勝兩負的成績,以小比分一分之差未能進入前八。作為領隊之一,我在反思自己的排兵布陣不足以及觀察運動員臨場發揮上,還是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現象,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
一、直覺判斷還是理性判斷?
?
參賽陣容是我在賽前一天的確定下來的。
?
基于以下三個考慮:
- 男單、女單、男雙的排兵是基于往年參賽成績、以及去年9月份萊尼內部賽戰績;
- 女雙隊員在賽前配合得很好,每次訓練都到場;
- 伊頓電力是小組內對手里實力僅次于托利多的,后者幾乎每年是外企杯前四,依現有實力很難取勝。拿下伊頓,才能出線;
這里就出現了直覺判斷(第1、2條)和理性判斷(第3條)這兩種模式。前者是依靠相對模糊的感覺、比較久遠的印象,而后者會參考事實、數據、包括進行一些計算。這就是由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和理查德·韋斯特率先提出的說明大腦中的兩套系統,即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么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于自主控制狀態。
系統2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復雜的運算。系統2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
講真,如果上天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在主裁判收走出場名單的前一秒鐘對他說出三個字:
等一下!
然后腦海中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鐺之勢,閃過以下問題:
- 最近幾次訓練,誰的競技狀態更好?誰顯得更有信心?
- 雙打配合時,誰的站位意識更好?而且可以給同伴補位?
- 最關鍵的,對陣伊頓電力,希望以幾比幾拿下?
倘若我認真思考過以上三個問題,我相信,進入八強的就不會是伊頓而是萊尼了。
?
二、默契比交流重要
?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這是我以前對于羽毛球雙打配合的認知:
雙打需要配合——>有交流說明愿意配合——>有交流的隊員更適合雙打。
瞧,多么愚蠢的捷徑思考!愿意交流只是可以配雙打的參考條件之一。雙方的發球、接發、站位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考慮。曾經在球館里有一位球技不錯的物理老師對我這樣形容男雙站位:兩人要像圍繞著原子核作運動的兩粒電子,離中心距離遠時要迅速拉回,但過于靠近時又要立即彈開。
再說到場上交流,很多著名的雙打運動員在場上,甚至場下都是很少交流的,一個眼神就足夠了。想當年的葛菲、顧俊,在1996~2000年這四年里拿遍了幾乎所有的世界冠軍,保持著外戰不敗。因為葛菲喜靜、顧俊外向,她們同樣也保持場上、場下零交流的紀錄。
?
三、保持注意力比調整狀態更重要
?
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從這個角度望去,人生其實是公平的,因為你的注意力確實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棄?!钚?/p>
觀棋不語真君子,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羽毛球比賽。有熱心觀眾在賽場邊急切地給運動員作出指點時,他們忘了,這樣做非但無益于幫助隊員解決當前問題,更有可能打亂他此前的節奏。
這里舉一個反例,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林丹對陣李宗偉。在決勝局李宗偉以19:18還領先一分之際,在場邊全神貫注的李永波突然沖林丹喊了句:“今年他怎么輸給你的!” 表面上朝林丹說的,指林丹早些時候在全英賽決賽戰勝對方。其實用了非常老辣的盤外招,當即就讓李宗偉心頭產生一絲波動,被林丹連追三球,直接將冠軍拱手相讓。
?
總結一下,在羽毛球比賽的排兵布陣時,必須優先啟動系統二,即保持頭腦清醒、富有邏輯。然后才是系統一,可以運用主觀印象,但要作出控制。
對于雙打的隊員選擇,發球、接發、站位習慣是評判是否合適的第一要素,遠比場上或場下交流重要的多。
另外,無論是隊員還是觀眾,保持當下應有的注意力,調整只有休息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