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中國哲學簡史》(上部)
文章:葉罰
編輯:葉罰
? ? ? ?哲學是一種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是對人類最基本問題的追本溯源,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一提到哲學,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哲學好高大上”、“哲學深奧無比”、“哲學枯燥乏味”,實則不然,哲學就是研究和探討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人從何而來、欲從何往,世界的本源為何物,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想對哲學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哲學家這個主題是一個不錯的、多方的維度。一提到哲學家,大多數人腦海里立即會冒出諸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孔子、老子、孟子、釋迦牟尼、朱熹等人的名字,這一點也都不奇怪,畢竟孔子、蘇格拉底和釋迦牟尼是人類第一個“軸心時代”文化的杰出代表。想對哲學歷史脈絡有清晰的認識,中國哲學歷史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欲了解中國哲學歷史,馮友蘭先生寫的《中國哲學史》都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無論是從書籍的難度和普及度還是普通讀者的可接受度來說,馮老先生的另一部著作《中國哲學簡史》更符合我們普羅大眾的口味。
?一、作者和譯者簡要介紹
? ? ? ?(一)作者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其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 ? ? (二)譯者趙復三:(1926-2015年7月16日),上海人,祖籍江蘇寶山。1946年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1985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主張以蔡元培思想,學術自由、兼容并蓄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辦院方針。1989年退職移居國外,在法國、美國、加拿大執教,曾獲榮譽神學博士學位。1997年退休,從事中外思想史研究。
二、本書創作的背景知識
? ? ? ? 作者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經整理寫成本書,1948年由美國麥克米倫公司出版。此書一出,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書,60多年來又有多種外文譯本出版,一直是世界著名大學的中國哲學通用教材。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由馮友蘭的學生涂又光先生第一次根據英文本譯成中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成為當時學術界的暢銷書。
? ? ? ? 21世紀初,我國當代著名學者趙復三先生重新翻譯了此書,譯文準確、通俗地傳達了馮先生原著的精神。此插圖修訂版即以趙先生譯文為底本,參照英文原版和涂譯修訂了明顯的錯誤,并配以大量圖片以期作為正文的延伸與補充。
三、本書的主要內容
? ? ? ?通讀了本書后我的直接認識有四點:一是從整本書的篇幅來說,諸子百家占了大部分的內容,這就足以證明諸子百家是我們中國人的根與魂。二是給我提供了理解道家思想的另一個角度,道家的發展的第一階段竟然不是道子。三是從本書整理的時間維度來看,讓我對中國哲學的歷史的脈絡更清晰。四是從本書內容的維度來讀,我個人覺得可以將本書內容歸納為三部分。就從認識的第四點維度整理如下:
? ? ? (一)中國哲學的各大派系,也稱為“家”。
? ? ? “儒家者流蓋出于文士;墨家者流蓋出于武士;道家者流蓋出于隱者;名家者流蓋出于辯者;陰陽家者流蓋出于方士;法家者流蓋出于法述之士。”這是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對中國古代哲學學派的分類,分別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陰陽家和法家。
1.儒家。
提到儒家,孔子毫無爭議是儒家的標志性人物。關于孔夫子的思想在這里我就不贅述了。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研讀《論語》,我這段時間就在得到APP里面學習靳大成老師的論語通讀,一邊聽一邊做筆記,干貨滿滿。
孟子,為儒家理想主義流派的代表人物。他是人性本善的首創者,更是“浩然之氣”詞語的專有使用者。他思想的主要內容都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在《孟子》一書中。
荀子,是儒家現實主義流派的領軍人物。他是人性本惡的倡導者,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后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荀子》是記錄荀子思想的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