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5.12記憶。那天搖晃的桌子和快速地奔跑從記憶深處跑了出來。
5.12 已經成為歷史,這個歷史里應該有每一個人。下面,是我的5.12記憶。也為了紀念那群在未名湖畔認識的人。
2008.5.12 大地震動的時候,我正趴在四樓教室的課桌上休息。那節課是體育,高中的體育通常變成了自習課和自由活動。課桌的擺動將我從睡夢中拉回來,朦朧中,我發現我的桌子除了我,沒有跟任何桌子相連。當我帶著疑惑跟后面的同學說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了頭頂上的電燈還有電風扇在晃動的聲音,接著窗戶擺動起來。
接著教室里開始混亂起來。李澤君喊了句:“7班的人都跑了!”接著其它同學開始往走廊走,探出頭去探情況。
這時候,班主任正好在隔壁班上課,她是地理老師。我們高二已經學了教科書上關于地震的知識。當我走到隔壁班后門,老師還在很認真的上課。
接著,樓晃得更厲害了。對面初中部已經有人跑到操場,樓梯處傳來奔跑和嘈雜的聲音。不知身邊哪位同學從后門大聲跟班主任說了聲:“陳老師,地震了!”老師當時沒反應過來,愣了下,然后停止了上課,后面發生什么我已經顧不上了?;蝿痈泻突蝿拥臒襞荨⒋皯糇屛乙庾R到出事情了,趕緊往樓梯處跑。
樓梯上,男生女生都在往下跑。嘴上大聲說自己看到、感覺到的事情,腳下卻速度沒有絲毫停留。也有一些男生沒意識到發生了什么,嘻嘻哈哈,互相推搡。那時候,我腦海里居然浮現了初一參加消防夏令營的場景。平時不愛說話的我居然發聲喊:“快往下跑!別緊張!快!”進入高二,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理狀態都不太好,但這件事激發出了我心中的力量。
大概1分鐘不到,我們便從4樓跑到了籃球場?;靵y中,首先找的是自己班級的同學。大家聚在一起,各種討論。也有人拿出手機給家人打電話。最快傳來的信息是說縣里的二炮在發射導彈,導致地面震動。這個消息讓我松了口氣。對于二炮,我一點都不陌生。
但是,很快又從其它班傳來各種信息。語文老師,楊老師來到了操場, 當時他已經是副校長,我們都去問他到底發生了什么。
14:50左右,廣播想起來,是熊校長的聲音:“14點20分,四川汶川發生7.8級特大地震,遠隔千里的重慶、甘肅、陜西、貴州、云南、湖北、湖南、江西……都感受到了強烈震感?!钡卣穑@個詞正式進入我的大腦。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中午學校食堂實時播放有關救援的報道。白巖松等中央臺新聞主播也進入了我們緊張的高中生活。
后來,針對地震,地理課上我們進行了主題學習。那時候我意識到,如果在震中,我們根本沒有跑的時間,更何況在四樓。 高中,枯燥的學習,思維的轉動,閱讀的增加,經常讓人會去思考人生。那些思考,平時會藏在心里或留在筆記本的深處。地震,讓這樣的思考變多,變深。地震后一個月,我寫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封遺書。對自己十幾年快樂,遺憾的事情進行了梳理,做了簡單的評價,把夢想和未來的想法寫了,對親人、師長、朋友一一寫了簡短的話,把我成長過程中積累的財富進行了交代,主要是小東西和書籍。 夾在日記本里,放在了書柜里,告訴了姐姐。
2011.1,汶川地震后3年,玉樹地震后1年。我大二,申請延遲期末考試,去北大參加生命關懷行動小組舉辦的生命論壇。在那里認識到當初最先進入震中救援的志工,有醫生、心理咨詢師、專業救援隊人員、社會志愿者……看他們戰友相遇時的喜悅、講述自己在汶川、玉樹地震救援中看到的和經歷的事情。也有一些人因為救援,留下了心理障礙。他們,讓我對于地震和救援有了更多的認識。
再后來,我開始關注救援和急救基礎知識,也開始運動。2012.10去ICU呆了20天,學習臨終關懷,學習急救和護理,也去鍛煉自己面對生命的離別。
2014.8.3云南昭通魯甸縣6.5級地震,我看到他們又出發了。我的同事敏也去了那里。我一直在關注著,也在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
去年尼泊爾大地震,他們再次出發,走出國門。
地震,教會了我什么?
一開始是課本和現實的差距,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親情在我心里的重要位置,內心的力量。
后來,通過那群人,思考社會,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思考行動中的理性和人性。
工作后,對于震后救助思考更多,尤其是兒童方面。
其實,地震從未遠離我們。如果有一天有必要,我會出發。不忘過去,珍惜當下,祝愿未來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