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很愛讀書,愛讀童話,愛讀神話,愛讀故事。
讀完了,再添油加醋經過一番以自我喜好為標準的修改,之后講給弟弟妹妹們聽,他們也很愛。
我想,對于閱讀和寫作的熱愛,很早就埋下了種子。
越長大越發現時間不夠用,發現自己忙忙碌碌,可是回首看看,也并沒有忙出什么大成就。
我一直相信,歷經滄桑后的不忘初衷是一種赤誠,而我的這份赤誠給了寫作這件事。
慢慢地,在繁忙和焦慮里開始一點點地寫,寫的也并不好,但是突漸漸地發現了寫作的好。
閱讀和寫作都是極有治愈力的事情,閱讀是向外尋求答案和慰藉,而寫作是從內心尋求力量。
在碼字的這個過程里,我與倔強的自己和解,過去的很多傷痛一點點愈合,找到了內發的力量。
借著讀書和寫作,我讓自己一點點成長。
為什么參加【30天高效寫作訓練營】呢?
這幾年,知識付費越來越火,聽書節目越來越火,越來越多的對讀書內容的需求。
我是在這個背景下了解到聽書稿的寫作。
參加了弘丹老師的課程,學習了怎么寫聽書稿,并且試著投了稿。
在打磨稿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再繼續學習。
回過頭去看,發現讀了很多書,但是再去回想,常常想不起來書里講了些什么。
換個說法就是,從短期來看,這個書是白讀了。
為什么說是短期呢,因為長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覺得我不記得這本書說了啥,但是可能未來某個時刻某個事件的刺激,我突然想起來這本書帶給我的影響。
你讀過的書,終將長成血肉和思想。
那么短期如果想要從一本書里挖掘出更多的寶藏該怎么辦呢?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記錄。
聽書稿的解讀其實就是一種最好的記錄,它需要你在理解了這本書的內容的基礎上去融會貫通。
把書本和生活打通,然后把書里最精彩,可以遷移到生活中的部分,能給人提供營養的部分,用一種邏輯性很強的方式記錄下來。
你看,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事情,只是需要很多的訓練,不斷地提升。
總之,寫作這件事,值得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