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小澤)本是一個喜劇演員,也許是因為小澤曾經演過一部電影,在該影片中演了一位非常成功的總統,不僅讓他自己信心爆棚,而且也給本國民眾打了一支強心劑。在烏克蘭國內政治動蕩、經濟困難、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他卻陰差陽錯地選上了總統。
自古就有“戲子誤國”這一說法,而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中不乏被多次驗證。如今,烏克蘭選民把大權交到一個喜劇演員手里,不知道是在豪賭還是要打破魔咒。但歷史沒有給烏克蘭機會,小澤上任后就一頭熱地帶領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并且對國內烏東親俄居民進行大肆鎮壓。
鎮壓到什么程度?在此不過多宣揚和描述,但從普京的“去納粹化”的戰略目標之一,就能透露出鎮壓的程度可見一斑。更讓普京難以接受的是,小澤一心想加入北約,讓北約的軍事威脅直接逼到俄羅斯身邊。北約東擴已經把普京羞辱的無地自容了,如今小澤又要往普京的傷口上撒把鹽。在多次警告無果的情況下,普京只好拿出最后的軍事大棒。2022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這一打就是三年,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如今回頭再看這場沖突背后的原因,小澤是被美國當成了棋子,說直白一點就是被拜登當成了一枚棋子。有了美國這個靠山,小澤在國際上可謂是神氣得很,如果再加入北約,那他可在烏克蘭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非常骨感,就在他天天夢想加入北約還沒回過味來的時候,被普京給揍了,而且不留一點情面,可以說是打得滿嘴找牙了。
受了“委屈”的小澤哪能咽的下這口氣呀,好在主子強硬,不但給錢,而且還給武器。看著小澤在80多歲的拜登面前就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向家長傾訴一樣,臉上表現出的既有訴不盡的委屈,又帶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怒容。此時演員出身的小澤也許夢想著成為烏克蘭歷史上最偉大的“抗戰”總統,不但要戰勝強大的俄羅斯,而且還要收復烏東四洲,甚至包括2014年失去的克里米亞。
別人出錢出力,不惜賠上全體烏克蘭人,自己則待在安全的地下掩體里運籌帷幄,過著吃穿不愁、冬暖夏涼的生活。而烏克蘭人呢?年輕人幾乎耗盡,大批難民逃到國外,年輕女子淪落成妓女,烏克蘭也被稱為歐洲的子宮。
本可以是一場避免的沖突,卻在戲子總統的無能帶領下,被大國當棋子,當槍使了三年。三年打下來,如今不知道烏克蘭還有什么?還剩什么?只知道烏克蘭失去了約22.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國土面積的37.4%;賣掉了電網、鐵路、港口、機場、礦業、農業、酒店、酒廠幾乎所有國有資產以獲得戰爭資源;陣亡、移民、逃難,減少了上千萬民眾。
親人沒了,家沒了,國家也成了美國資本的了,烏克蘭人民人財兩空,這就是當棋子的下場,而這一切,都是緣于一個戲子——澤連斯基。
如今,美國換了總統,換了一個全盤否定前任的特朗普。前任拜登需要的俄烏沖突不停,小澤每取得一點勝利,就是拜登最大的政績。而特朗普需要的是停戰,讓沖突停下來不但是特朗普對世界的承諾,而且還是他最大的政績。有了前任和現任總統的“南轅北轍”,也就有了小澤的悲哀——小澤由棋子變成了棄子。
據悉,美國當地時間2月12日,特朗普與普京通了電話,兩人討論了有關俄烏停火的條件。這個通話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特朗普也基本同意了普京的停火條件。通話結束后,特朗普打電話將會談結果通報給了小澤。從能電話這樣的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普京和小澤在特朗普眼里的份量,也就不難看到小澤的未來命運該如何了。他是如何的不受特朗普待見呀。
不但不受待見,而且特朗普還要烏克蘭拿5000億美元的礦產資源來換美國的軍事援助。商人總統到哪里都不會忘了交易。最后特朗普還不忘給心碎的小澤心里再加絕望,特朗普指出,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不切實際”的,而美國國防部部長也強調,烏克蘭恢復2014年前的邊界是不現實的。
“弱國無外交”也是被歷史證明了的,而小澤也成功地讓曾經還算富有的烏克蘭變成了貧窮落后的國家。既然你啥了也沒了,那遇到精算計的商人特朗普也只有成棄子的份了。
澤連斯基由棋子變成棄子,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與別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