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給領導有壓力,會害怕,所以遲遲不敢行動,最終會錯失很多機會,甚至引起一些很嚴重的后果。領導也是人,人性基本都是相同的,但為什么打電話給普通朋友會輕松愉悅,而打電話給領導會讓人倍感壓力呢,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會耽誤一個人的前程,面對一個問題時。大多數人還未經分析就開始直接去解決,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現在使用5WHY方法,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研究,找到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為什么不敢打電話給領導?是因為害怕;
- 為什么會害怕?是因為領導很嚴肅;
- 為什么領導嚴肅就會使人害怕?因為說錯話可能會被領導批評
- 為什么被領導批評會害怕?因為被領導批評不知道怎么反駁,而因此也會造成自身利益的損失。
上面的問題還沒有問到第5個why,但是結果似乎已經出來了,不敢打電話給領導是因為害怕會受到領導的攻擊,由于領導掌握著資源,這種攻擊是會帶來自身利益的損失的這是不敢打電話給領導的真正原因,在找到原因之后,就要開始來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了,繼續沿用5why發問法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 為什么會說錯話?因為沒有提前做好通話前的對話準備。
- 為什么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因為不知道該怎么準備。
這里發問到第2個why出現了不知道該怎么準備與領導對話做準備的環節,在這里就無法順著發問下去了,需要停下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一次順利的通話,需要讓領導滿意,使用逆向思維,要讓領導滿意,先了解領導有哪些問題會不滿意的,在滿意的基礎上,最好還能讓領導開心,在通話中加入讓領導開心的元素。
領導不滿意的因素
1. 目的不明確,表達不清晰
2. 領導對問題進行深入發問,自己回答不上
3. 不尊重領導
4. 對領導利益有損害
讓領導開心的因素
1. 領導可獲得收益
2. 發現領導的優勢,并表達出來(真誠夸贊領導)
一次通話,按照上述的條件來準備,基本就可以達到一次讓人滿意的通話效果了,這時對通話的準備,就要不能消除讓領導不滿意的潛在因素,并主動加入讓領導開心的因素進去。這時把通話切分為三個時段,分別是通話開始的寒喧階段,表達觀點和目的的階段,以及結尾的階段。
開始階段會讓領導不滿意的有以下因素
1. 未經領導同意,就一味地表達、陳述自己的觀點
2. 喊錯領導抬頭,貶低領導身份
3. 長時間沒有進入主題
中間階段讓領導不滿意的因素
1. 表達邏輯混亂,把領導繞暈
2. 對細節沒掌握清楚,
3. 對領導的質疑,沒有良好的應答
4. 面對突發情況,表態失禮
結尾階段讓領導不滿意的因素
1. 沒有收尾語就結束,讓人很唐突
2. 雙方沒達成共識,有沖突
很多時候不敢執行是因為沒想明白每一步該怎么做,把問題都了解清楚后,就可以開始來提前做好通話的準備了,剛開始克服這個缺點的時候,需要花些時間來做通話準備,而一旦掌握這個技能后,里面的每個環節都在腦里應用自如時,就不再需要提前花時間來做準備,而剛開始改變都是需要付出時間的,沒有誰一開始就能做得跟熟手一樣那么漂亮,需要給自己些耐心來成長
所以一次通話內容就可以設計成以下的樣子
接通電話時,先問領導是否方便通電話,一般領導接通電話后,就代表領導愿意跟你保持通話了,只是想要征求對方是否愿意多花時間跟你保持通話而已,如果對方表示在忙,那就需要回應領導表示會長話短說,并且要把內容盡量精簡起來表達。
完成開始階段,就直接表達自己本次通電話的目的,然后把自己需要領導支持的問題直接拋出來,這時要等待領導的回應,如果需要進一步解釋,那就做好解釋工作,如果不需要,那就直接干脆地進入下一步達成共識的階段,在表達共識前,也是直接把解決方案,希望所達成共識的內容表達出來,然后這時候需要征求領導的意見,如果領導反對,那就要做好自己這么設計解決方案的原因,并同時思考領導的顧慮是什么。
在整個通話過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精中精神,這時候臉保持微笑就好,很多人在權威面前都會有討好對方的心理,這時以一種嘻哈的笑臉或者很緊張的心態來跟領導對話,這會讓人失去獨立的意識跟人格,對領導提出一些問題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種討好或屈從的心理狀態下,只會表示附和和認同。但其實領導并不希望對方是沒有主見的人,領導希望聽到有獨特的觀點,并且有良好的分析能力,所以保持自己放松的狀態,不要以嘻皮的笑臉來對話,也不需要太緊張,保持微笑,集中精神大腦才可以正常運轉。
在完成中間共識通話階段后,就要進入收尾了,這時候要主動對領導表達自己的感謝或者夸贊對方,在結尾階段再加入一些寒喧的內容,這時需要穩定,不要有緊迫趕緊完成通話,才能松口氣的那種緊迫感,急急忙忙在對方還沒有完全把話講完,還沒收尾就掛電話,這會留下不好印象,最后要等領導先掛電話,自己再來掛電話,保持這樣的從容狀態來結束當次的通話。
最后不要希望自己一次性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要保持隨時糾錯的心態,通話完成后,回頭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哪里做得不夠好的,這個習慣要保持到自己完成掌握輕松如意跟權威人物打電話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