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娘曰:酸菜魚是一道源自山城重慶的經典川菜,以其特有的調味和獨特的烹調技法而著稱,各地也有稱之為“酸湯魚”,主要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制而成,口味酸辣可口。酸菜魚流行于上世紀90年代,也是重慶江湖菜的開路先鋒之一。
這幾年忽然迷上吃酸菜魚。
一開始只是因為公司附近有餐廳做的不錯,每去必點;后來便發展到走到哪里都會點個酸菜魚來試試,不好吃就果斷放棄;再后來,酸菜魚忽然成了當家炸子雞紅遍廣州,甚至可以作為當家花旦獨當一面。如今,主打酸菜魚的餐廳越來越多,讓我等死忠粉可以到處嘗試,吃的不亦樂乎,慢慢吃出了境界,也吃出了水平。
那么問題來了,肯定有人會說,你吃了那么多酸菜魚,能不能總結一下、說道說道?比如各家酸菜魚有何特點?哪家的更好吃?
抱歉,本文不是美食點評,簡書也不允許過曝品牌名稱,所以我只能用文字告訴你,當一個酸菜魚死忠粉是什么感覺。
第一,你要真愛。
什么是真愛?
真愛就是熱情+時間+金錢,你要從關心江湖菜聚焦到關注酸菜魚動態,哪里新開的餐廳有酸菜魚,哪家飯館主打酸菜魚,哪家酸菜魚又開了分店、味道有沒有不同,你都要花心思去了解,花時間去體驗,花銀子去感受。
你有沒有試過自己一個人去吃酸菜魚?
你有沒有試過一頓飯就點一份酸菜魚?
你有沒有帶不同朋友去吃同一家的酸菜魚?
你有沒有在某餐廳開店的第一天就去吃他家的酸菜魚?
如果有,祝賀你,你也已經愛上了酸菜魚。
第二,你要有自己的態度。
你一定嘗過不同味道的酸菜魚,選的魚品種不同,酸菜味道不同,湯底的濃度和色澤都不同,有的會加很多辣椒,有的會有很多底料。
你喜歡哪一種?
別說你愛酸菜魚就怎么做都喜歡,死忠粉也要有自己的偏好和標準。
比如我,其實最喜歡用草魚(鯇魚)做的酸菜魚,因為肉質更加細嫩,哪怕片的厚一點、甚至不裹蛋清都可以有很好的口感,只是刺比較多。所以現在市面上更多是用鱸魚來做,可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變硬變老,頓時味道失色。
我喜歡酸菜魚里有很多酸菜,葉子要略多于梗,不要太酸但是要爽脆,有一點點嚼勁。酸菜的酸,要能完美融合在魚湯里,浸潤到魚肉中,不要被強烈的泡椒味道掩蓋。沒有葉子只有梗的酸菜,不是好酸菜。酸菜比魚好吃,是更高級的酸菜魚。
我不喜歡酸菜魚里放太多紅辣椒,甚至第一眼望去讓你竟不知道這究竟是酸菜魚還是水煮魚。辣椒可以有,泡椒可以有,花椒或藤椒也可以有,但都不能太多,不要喧賓奪主,不要多到“一覽無魚”。
我不怎么喝酸菜魚的湯,因為現在的酸菜魚已經不是我最初遇到的酸菜魚。早年印象里的酸菜魚湯是白色的,就是魚湯應該有的顏色,為了味道更好會用些高湯。可是現在的魚湯配方五花八門,有加豬骨牛骨湯的,有加雞湯鴨湯的,還有澆紅油的,湯面非黃即紅,味道也濃郁的不行,有時油厚的幾乎要黏住喉嚨,真的好可怕。
最后,我希望吃到的是一份純粹的酸菜魚。如果一定要加點什么底料,我只接受那種細細的粉絲,安靜地沉在湯底慢慢入味,撈起來的時候,柔軟、順滑,姿態優雅,不搶風頭。
第三,不要人云亦云,建立自己的評價標準。
聽過太多人說哪里哪里的酸菜魚最好吃,我陸續也去試過,卻并不敢茍同。
我和另一個死忠粉一起吃過很多酸菜魚,受職業習慣影響,我們還真交流過所謂酸菜魚的評分標準。
我們一致認為,酸菜、魚和湯是最重要的三大指標,但我們各自給的權重并不同。他是愛喝湯的,每次吃魚第一個動作就是喝湯,一碗不夠,還要再喝一碗。所以湯的部分在他的評分體系里占了三分之一,跟魚和酸菜一樣重要。
我的考量指標就比較多啦,比如說:
1.第一眼看顏值,印象分不多但也很重要。第一次看到撒了花瓣的酸菜魚,絲絲黃菊映著白色魚片和紅色辣椒,我真的有被驚艷到哦!
2.主力得分手肯定是魚,必須是新鮮的魚。大小適中,魚片厚薄適度,可留少量魚皮,增加口感的豐富性。細嫩多刺的草魚和體貼入微少長刺的鱸魚各有千秋,就不厚此薄彼了。如用桂花江團等更昂貴的食材,誠意可以加分,但味道未必就一定更好。
3.靈魂伴侶酸菜,權重第三。重要的事說三遍,酸菜必須要有葉子!要有葉子!要有葉子!而且葉子還要比梗多。不要老的只有咸菜的味道,也不要酸的你牙都要倒掉。
4.不可不提的湯,不喝也要地道。我始終認為,魚湯就該有魚湯的味道,不要過多加這加那,喧賓奪主。如提供整魚的分量,做湯的魚頭魚骨魚尾可以保留,最好讓我看到有一點點煎過的痕跡,吃到嘴里也香香的。
5.巧妙搭檔的配料。辣椒、泡椒、花椒、藤椒、酸蘿卜,這些可以有,但要適量;芝麻是點睛之筆,炸蒜蓉也很妙,蔥花或蔥絲來一點點,花瓣是顏值擔當又提香,小而美、少而精,大家都要乖,不要搶戲。
6.至于為了撐份量、飽肚子而添加底料,不好意思,在我這里可是減分項。我很認真好嗎?我是來吃酸菜魚的好嗎?要吃萵筍豆芽黃瓜藕片,請出門左右轉,有火鍋和冒菜,您隨意哈~
第四,DIY自己的吃魚方式。
吃酸菜魚需要流程嗎?不需要嗎?真需要嗎?真不需要嗎?
呵呵,我想這個可以有。
有的餐廳會教你吃魚三部曲——好好吃魚、酸菜就飯、美美喝湯。
我這個人比較事兒多,我一般會這么享受跟酸菜魚的一期一會。
觀色
品魚
試湯
吃菜
酸菜魚style,你也可以擁有。
歐耶~
第五,要有自己的圖庫,你懂的。
這年頭,吃什么、曬什么的都有,粉酸菜魚的也不只你一個。
遇到其他粉絲,別慌,你要有氣場。
人家在人民廣場吃炸雞,你說你在吃酸菜魚。
人家在馬爾代夫潛水,你說你在吃酸菜魚。
人家在海外血拼,你說你在吃酸菜魚。
大不了,一言不合就斗圖。
或者,一起去吃酸菜魚。
最后,做一個死忠粉就一定要自己會做酸菜魚嗎?
除非你也是專業廚師,否則,決不。
你要相信,酸菜魚這么有技術含量的菜式,不是光有熱情、買了酸菜和魚回來對著攻略就真的可以做好。
坦白說我自己做過,也吃過別人做的酸菜魚,我承認我們有嘗試的勇氣和待客的熱情,但我還是必須說,術業有專攻。
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好了,雖然今天才周一,我已經想好周末要去哪里吃酸菜魚了。
這一次,我要去找尋最初的印象,去吃白湯款的酸菜魚。
說你請我吃,就告訴你在哪里。
說呀,你倒是說呀!
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