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傣族節日服飾孕育著傣族人民對美好的向往,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傣族節日服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正悄然的發生著改變,變得更加艷麗多姿,但傳統的傣族節日服飾依然是那最美的一道風景。
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一覽
1、本圖根據西洋晚禮服隨便設計,披肩是傣族在去寺廟賧佛時候身上的飾品。
評語:本圖服飾可稱為非主流城鄉結合部服裝,不算傣族服裝。
2、本圖服飾根據傣訥服飾修改,把筒裙改為模仿中國旗袍的feel,和傳統的傣族服飾離得很遠!
評語:本圖服飾模仿中國旗袍,不算傣族服裝。
3、本圖服飾代表的是傣坎提(Tai Kham Ti),指居住在印度阿薩姆邦的傣族,語言文字與緬甸撣邦,德宏傣族接近,不過這套衣服并不正宗。
評語:本圖服飾加入了其他元素,并不是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4、本圖服飾設計者自己隨意用布料根據西洋晚禮服設計,因為消費者都喜歡孔雀,所以在上面刺繡一只孔雀,但服裝跟傣族無關聯,披肩是模仿泰國中部暹羅人的,但如果讓暹羅人看到有可能會被取笑。
評語:本圖服飾混合多種元素與傣族服飾無關,不算傣族服裝。
5、本圖服飾是傣雅服飾,是在玉溪的傣族,被誤成為花腰傣。
評語:本圖服飾并非正宗的傣雅服飾。
6、本圖服飾是德昂族模仿的傣族服飾,德昂族,在撣邦叫傣loi 。在撣邦,撣邦傣族也把他們當作是傣族的一個支系,但和傣族不是一個民族。
評語:本圖服飾是德昂族模仿的傣族服飾,非傣族服飾。
7、本圖是舞蹈院校所設計的表演服飾,現被用于了許多村里參加活動隊伍的統一服飾。
評語:本圖服飾并非傣族服飾,而是一般的表演服。
8、本圖是根據傣訥服飾修改的,融入中國旗袍的風格,側邊就模仿旗袍的開衩。
評語:本圖服飾并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9、本圖服飾是塑料化纖布料做的,褲子是傳統的,衣服是現代西洋上衣,帽子是服裝店自行設計的,古代是用純色布頭巾包頭,一半白色,粉紅,淡黃,因為現在很多人不會包,就被這種現成的帽子替代!
評語:本圖是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傣族服飾,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10、本圖還是用塑料化纖布做的服飾,帽子卻很另類,正確的是純色布頭巾包頭,褲子樣式是對的,可以看出是大褲管。
評語:本圖服飾只有褲子樣式有傣族服飾特種,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11、本圖服飾還是用塑料化纖布做的服飾,帽子卻很另類,正確的是純色布頭巾包頭,褲子樣式是對的,可以看出是大褲管。
評語:本圖服飾只有褲子樣式有傣族服飾特種,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12、本圖是現代版傣龍服飾,褲子和衣服是從撣邦進口的,可惜帽子卻很不正宗。
評語:本圖服飾是現代版傣龍服飾與其他的混搭,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13、本圖是一些服裝店為了吸引人,丟棄傳統服飾的特點,自發設計的非傣族服飾,服飾被誤用在舞臺上表演。給外人造成了錯誤的印象,跟傣族服飾沒有關系。
評語:本圖服飾自發設計的非傣族服飾。
14、本圖是從泰國進口的現代版傣龍服飾,泰國北部傣龍人都會這樣穿,帽子是本地自行設計的帽子。
評語:本圖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15、本圖是勐煥風格的傳統服飾,傳統上衣搭配現代休閑褲子。帽子是西洋帽子,保山傣訥男子很流行用以前的西洋帽子搭配這樣風格的傳統服飾。不過更多還是用布包頭。
評語:本圖非本圖非正宗傣族節日服飾。
正宗傣族節日服飾一覽
1、本圖服飾是居住在德宏和保山一帶的傣訥服飾。撣邦和克欽邦有大量德宏傣族后裔,這套上衣布料用的是現在工廠生產的布,筒裙叫Sin Far。
評語:本圖服飾是現代版傣訥服裝,算是傣族節日服飾。
2、本圖服飾是居住在撣邦北部,南坎一帶的傣族經常穿的服飾。
評語:本圖服飾是現代版的傣卯服飾。
3、本圖是現代傣訥婦女裝扮。上衣也是中國江浙一帶產的布料,傳統古代傣訥普通人家一般都是自家紡織,貴族除了用自家紡織的還會用絲綢,19世紀20世紀還會用英國產的布。古代的比較精致好看,現在相對來說粗糙得多。
評語:本圖服飾是現代傣訥婦女節日服飾,但沒有古代傳統傣族節日服飾好看。
4、本圖是傣訥少女打扮,上衣是傳統傣訥上衣,自己紡織的布,樣式是勐煥傣訥風格的。古代這個年齡其實已經著筒裙不會穿褲子了,褲子一般是小女孩的時候才穿。
評語:雖然是傣族節日服飾,但是搭配卻與年齡不符。
5、本圖是正宗的傳統的傣龍服飾。
評語:本圖服飾是傳統的傣龍服飾。
6、本圖是瑞麗地區傣族平常的裝扮,褲子是傳統的大褲管。
評語:本圖是傣族服飾,只是穿法不是傳統,用了現代的腰帶,可能平常這樣穿比較方便的原故。
傳統的傣族服飾女子一般上身穿緊身短衣,圓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布料多是自己紡織的棉布為主。
前后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裙頭,下著長至腳裸的筒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胸、腰、臀“三圍”之美。
現在的傣裝款式在繼承傳統服飾的基礎上,從細節上改進,從面料、顏色上豐富。
面料上,不僅有村民手工紡織的棉布,還有從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進口的棉麻、絲綢等布料,不僅漂亮而且舒適。面料的圖案也一改過去單一的橫條紋,圖案更豐富更細密有致,既保留了傣族民族傳統特色的花紋,又更加精致美麗,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顏色上也更加豐富,有淡藍、玫紅、淡黃等多種不同顏色。
款式上,上衣仍然保留緊身、短衣、窄袖的式樣,既有圓領也有V領,有盤扣、有細帶,有短袖和長袖。
筒裙,去掉了傳統傣裝中裙頭的部分,打折改用暗扣或系腰帶固定。
上衣和筒裙都增加花邊的運用,上衣的袖口、衣領、衣襟,筒裙的裙角、裙子中段等處適當添加各色花邊,增加了衣服和筒裙的層次感,更加美觀大方。
整體上,該顯則顯,當斂則斂,使女性曲線分明,下肢修長,顯出亭亭玉立的苗條身姿。
今后小編努力收集一些正宗的傳統傣族服飾,用圖片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對圖中服飾的解釋如有差錯請給小編留言,如果覺得不錯,就轉一轉,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并不正宗的傣族服飾!
本文是傣族服飾文化愛好者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現申請開通頭條號,用戶名為“友之鞋”,特此證明。
現申請開通企鵝自媒體,用戶名為“有只鞋”,特此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