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人曾去臺北旅游,回來反饋說:臺北街上的殘疾人比國內任何城市街上看到的要多。
? ? ? ? 然后我們就想,那會不會是臺北的殘疾人本來就比國內多呢?稍微猶豫了一下,我們搜了瀏覽器,網頁中也有不少人問。答案是:臺北的無障礙設施做得比較好,出門比較方便,人們看到殘疾人的幾率就比較大,所以顯得多。
? ? ? ? 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國內有很多在家里出不了門的殘疾人,因為我們都沒有看見,所以判定了“少”的概念。
? ? ? ? 以前常看電視,我一直以為美國人大胖子比較多,中國人因為體質的原因,像那種兩三百斤、三四百斤的,是比較少的。
? ? ? ? 后來看了一篇科普文章告訴我,說不是這樣的。中國人大多都是是腰腹型肥胖。也就是肚子很大,四肢沒那么胖;而美國人大多都是四肢型肥胖。而腰腹型肥胖比四肢型肥胖更可怕。意思是說同樣是200斤的胖子,如果你是腰腹型肥胖。你很可能伴隨腎衰竭,骨質疏松,已經病的出不了門了。而如果你是四肢型肥胖,說不定你會在路上活蹦亂跳。這就是為什么,我這美國的大街上看到超大型的胖子比在中國的大街上看到的多得多。
? ? ? ? 通過兩個事例,我恍然大悟過去多少年自己以為的都是錯的。因為,過去認為自己通過眼睛分析后沒問題的,現在看來的確是錯。在大街上你看到所謂的胖子只是能走出家門來的,在家里被困不出來的,都是沉默的大多數。
? ? ? ? 你看到了你眼前只能看到那些,當然也就推導出一個錯誤的結論。
? ? ? ? 這讓我感覺到了身邊很多這樣“我以為的”例子,一開始信誓旦旦的己見,最終都是打了自己的臉。就拿教育方面來說:有一次,我帶的小學生班里一位學生中午作業沒寫,我很生氣地訓斥他:都已經十幾歲了,還想逃避作業,全班人再多老師都能查出誰沒寫,我本想糾正他不良的學習態度。可這個學生說,他想在下午的微機課上寫中午作業,放學前就能交了。
? ? ? ? 我意識到了自己的武斷。我以為孩子不愿意寫,還想躲避檢查,判斷出了這個孩子的學習態度有很大問題!其實孩子很愿意完成作業,因為他已經定下了計劃,放學前就會交。通過這件事,我感覺自己以后在很多事情上,都不能僅靠自己的大腦判斷,而輕易給定論。
? ? ? 我用大腦判斷一個學生不及時交作業就是出現了態度問題,而學生用他的感受說明了他自己最終的目標。
? ? ? 那么我以后該如何和孩子進行沒有誤會的教導?
? ? ? ? 有一次,我住在一個朋友家,他家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小女孩很喜歡我,總是往我的房間跑,而我房間的鎖壞了,所以她一推門就可以進來。
? ? ? ? 一天早上,我在房間里處理一些重要的事,非常需要安靜,而小女孩多次不敲門就跑進來,我屢屢被打斷,感覺很不好。我試著用各種語言對小女孩說,我需要獨處一會兒,請你不要不敲門進來,一會兒我的事處理好了,我一會出去找你。
? ? ? 但我的這些努力都沒有用,小女孩像只聽見我說的“我一會出去找你”,一會兒就闖進來一下,問我怎么還不出來。我的思路不斷被打斷。有點懊惱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竟然試著給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講道理,而孩子常常是聽不見道理的,他們需要的是你給他們講感受。
? ? ? ? 想明白這一點后,她再一次闖進來時,我看著她的小臉,非常認真地對她說:你一次次不敲門就闖進來,我很不高興,接下來請你不要再這樣做了,我忙完了會出去找你。
? ? ? ? 這次她終于聽進了我的話,特別是“我很不高興”這句話,讓她突然愣了一下。然后再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內,她再也沒有闖進來,而我利用這段時間把自己的事忙完后,主動打開門找她玩了一會兒。
? ? ? ? 這個小故事,讓我想出了這樣一句話:頭腦思維的傳遞,只是輸出了意思框架。只有講感受時,也才能碰觸到孩子,也會打動孩子。所以講道理,就很難起到這樣的作用。
? ? ? ? 海倫·凱勒寫的《如果給我三天光明》中,具體講了不用頭腦解決問題的高明之處:
? ? ? ? 我分不清“水”和“水杯”的區分,沙利文老師讓我記下這單詞,我當時發了很大脾氣,不愿意繼續學習。
? ? ? ? 沙利文老師把我的一只手放在水龍頭下,一股清涼的水在我手上流過。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寫 “ water ” —— “ 水 ” 字,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我靜靜地站著,注意她手指的動作。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蕩,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秘了,知道 “ 水 ” 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
? ? ? 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 ? ? 水房的經歷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原來宇宙萬物都有名稱,每個名稱都能啟發我的思想。我開始以充滿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
? ? ? 對海倫·凱勒而言,第一次明白“水”這個字的含義的這一瞬間,她不僅感受到了水的存在,而且明白了實物水和與“水”這個字之間的聯系。
? ? ? 通常,我們教育孩子認識“水”這個字時,是以字教字,我們并不會將孩子帶到水龍頭下,先感受水的流動,然后再告訴孩子,這就是水。我們很可能會遠遠地指著一片水說,這就是水。而學“水”這個字時,我們更可能是通過一張水的圖片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水”。
? ? ? ? 不要小看“明白了實物水和與‘水’這個字之間的聯系”,要明白這個聯系,真正的通道是感受。對于海倫·凱勒而言,她是一只手感受水,另一只手感受“水”這個字,而兩個感受同時存在,這讓她全然明白了文字“水”和實物水之間的關系。
? ? ? 不是通過思維去學文字,而是通過感受去學文字,這并不僅僅是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方法。實際上,這是遠勝于用思維去學文字的辦法,也是現在逐漸流行的蒙特梭利幼兒教育法、華德福幼兒教育法等教育方法的關鍵所在。
? ? ? ? 學習共有三個重點和方法:身體過程,就是身體對事物的感知;情緒過程,“我”對感知到的事物的接受或抵觸;思維過程,則是用文字思考的過程。我們一般都重視了第三種,認為思維就是指導我們身體以及未來的全部。
? ? ? ? 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思維好辨識、好傳播;但我們不能本末倒置:而認為思維過程比身體過程和情緒過程更根本。
? ? ? ? 在現實中我們也知道,當一個人講話時,總是在講道理,而不能表達他的情緒過程,也缺乏生動的身體語言,那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無聊。
? ? ? 無聊,就是我們和這個人難以建立起關系的感覺。
? ? ? ? 只灌輸頭腦教育,不注重感知和情緒教育,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
? ? ? ? 曉楓去學跳舞,跳舞這件事是父母逼迫的,她大腦聽從了父母,可她的本意是不愿意跳,但她不能在情緒和感知層面去表達自己的反對。于是,她的身體再接下來的一年里,控制不住的發胖,本能地拒絕跳舞這件事。這是在通過身體反抗說“不是我想反對你們,是我的身體不行了”。
? ? ? 留言討論:你曾認為你的孩子騙了你嗎?最后當你發現誤解了孩子時,你體會到孩子當時是怎么理解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