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
要體現自己有教養,先得自己心里有教養,懂得怎樣才算是有教養的知識。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便是這樣的知識。
但不是所有有關教養的知識都是通用的,不同場合對什么是教養有著不同的定義。
比如,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不要吸煙,自覺排隊,便是有教養的體現。
比如,去朋友家做客,不要隨意進主人臥室,不要亂碰主人的物品,便是有教養的體現。
比如,約定 8 點的聚會,9 點才到便是沒有教養的體現。
當然,不同的地區對什么是有教養也有不同的定義。
比如,我們中國人切入主題前都要打個招呼,適當地寒暄一會,這樣做被認為是有教養的體現。但在一些西方國家,這樣做會讓人不耐煩,直切主題才是有教養的體現。
也就是說,一個有教養的人必定是知道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區域,怎么樣做才是有教養的。
但,光是知道怎樣做算有教養,還是不能稱作有教養的人。就像你知道如何扣籃,卻因為個子不高,彈跳不好,還是不能在標準球場上真正地扣一個一樣。
知道怎么做才算有教養,卻受利益驅使,本能控制而放任自己,就還是沒教養的體現。
知行合一,才是通向教養唯一的路
是被利益驅使,還是恪守不渝,決定是否有教養。
比如,及時還錢,再請頓飯以表謝意,便是有教養的體現。
比如,跑到距離500米外的垃圾桶會比隨手扔垃圾多消耗5分鐘,但你仍然這么做,便是有教養的體現。
比如,女子收完同學禮金后便退出同學群,還將沒結婚的同學全部拉黑,便是沒教養的體現。
是受本能控制,還是挑戰本能,決定是否有教養。
比如,抗洪戰士連續作戰,精疲力盡,卻仍能挑戰體能極限,堅守一線,便是有教養的體現。
比如,餓的前胸貼肚皮,卻仍能挑戰意志力,等親朋好友到齊落座,便是有教養的體現。
比如,看到美女,受色欲所使,上前騷擾,便是沒教養的體現。
這樣一分析,教養的體現就清晰明了了。它體現在兩點∶一是對與教養有關的知識的掌握,二是面對誘導時的自我控制。
如能做到這兩點,那么,恭喜你,你便是個有教養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