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執著著的隨意
前些天晚上帶著女兒與金澤去散步,不知道一路上怎么就聊到銀鐲上面來了,不禁想起婆婆給女兒的那個銀鐲,當我講起時,女兒竟然不知道有這個銀鐲的存在。
昨日在家做衛生時又想起這個銀鐲,它已被我鎖在抽屜里好多年了,于是放下手中的拖把,打開抽屜把銀鐲拿了出來。銀鐲表面因氧化而變得黑漆漆的,看著沉甸甸的銀鐲,并沒有馬上把它弄白凈,當然,要弄白凈這個鐲子,于我這位專業人員是分分鐘的事情。
婆婆家原先條件并不好,而這個銀鐲是婆婆出嫁時的嫁妝,好像有180多克,是一只腳鐲。看著做工粗糙笨重的銀鐲,不禁笑了,真搞不懂為什么弄這么粗,戴著不累嗎?若不戴,難道只是為了豐厚的嫁妝才弄這么笨重的腳鐲?以我專業眼光來看,這只腳鐲應該是佩戴過的,真是辛苦婆婆了,哈哈!
其實,很想知道這個銀鐲以外的更多故事,比如婆婆娘家的家境,有幾個兄弟姐妹等等,但因語言不通而無法與婆婆交流溝通,只好作罷。
這個銀鐲是女兒小時候去福建時婆婆給的,雖然不值錢,但我還是特別高興,畢竟是婆婆的嫁妝,而且婆婆有孫子孫女共七人,女兒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能給女兒,可能是覺得我們很少回去,以后回去的機會也少,留給女兒一個念想吧。當然,也包涵著婆婆對女兒的無限疼愛。
從福建把這個銀鐲帶回了湖北,然后就一直鎖在抽屜里。昨晚給女兒看,她邊撫摸邊細細端詳了一會,然后又哈哈大笑起來,說:這么粗,這么重,戴著不累嗎?然后戴在手臂上玩兒了一會兒,又取下來戴到腳腕上,看著女兒稀奇的表情和舉動,實在忍不住好笑。
這個銀鐲我會一直保存,等女兒以后長大了,再給她自己去保存,因為這個銀鐲里面包涵著老人的對孫女的疼愛,更是一份歷久彌香的傳承。
圖:執著著的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