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集團風控條線例會,周二寫會議紀要,我把速記的內容對照會議錄音整理成書面語言,聽到了某分公司反饋的問題,略有所感。
具體信息不便透露,總的來說就是該分公司總監Q姐在處理對外事情上遇到了一些阻礙。
老大問:“我們的合同中(關于這方面)是怎么約定的?”
Q姐答曰:“等下我翻翻合同看看。”
我記得,當初還在北京分公司時,某次部門會議上,J總提到:“……我希望大家沒事干的時候能夠翻翻合同,了解合同中具體有哪些條款,這些條款又是如何約定的,思考為什么這么約定。本次合同改版具體改了哪些內容,思考為什么要修改。”
我懶,只是粗略的翻了翻,沒記到心里去。我猜那次會議之后大多數人是沒有看的。J總對下面人提起要求,必然是自己先對合同內容諳熟于心。
之后,我又去問了R先生:“你清楚合同有哪些內容嗎?”
R先生說,清楚。
J總曾經是總監,Q姐一直是總監,R先生是新晉總監。他倆都知道,Q姐不知道。
我在想,如果J總遇到這個情況會如何處理。大概他會解決以后再拿出來反饋,而不僅僅是提出問題,問題會伴隨著解決方案。至少,在老大問起他合同條款如何約定時,他一定是清楚的,不是說“我去翻翻看”。
大事不用強調,大家都會謹慎注意,而恰恰是這些小事,最能反映問題。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沒人約束你到底應該怎么做、做哪些、做到什么程度,部門交到你手里,怎么做是你的事,領導們只看結果。可是J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問題,J總不僅僅是一個弄權者,更是一個實干家,所以北分才會成為全轄管理制度最完善、內控最成熟的分部。很多做大事的人不在意這些小事,可你怎會知道,在這些小事上的輕微妥協,一步步退讓,不在意的態度,都會反映在工作成果里,差距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拉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