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琳.Lynn.
半個月,生活都在別處。
這“在別處”的半個月,其實是帶著些許迷茫和不知所措的啟程的。
懂得再多道理,每個人也都會遇到自己無法逾越的障礙。
武漢,景德鎮(zhèn),南昌,貴陽…一路南下。
每一次南下,都會帶來一些“意外”,而每一次意外都是“意義非凡”的。這一次,依然是。
“意義非凡的事,總是碰巧發(fā)生的。只有不重要的事才有周全的計劃。”——珍妮特·溫特森
珍妮特在《時間之間》里的一句話。
出發(fā)之前,正在看的一本書。
但當讀到這句時,卻讓我暫時止步了。
因為這打破了“常理”,有計劃的怎么會是不重要的事?!這和我們學習到的關于“時間管理”“精力管理”好像是相悖的。
所以,索性合上書,出發(fā)。
邏輯強迫,也是種強迫癥。但不得不去停止,否則那個坎一直在,會影響隨后的閱讀心情。
1.啟程
半個月的游學,冥冥之中可能因為這句話。我沒有做太多的計劃和清單,除了既定的安排,大多時在任由自己的心情和狀態(tài)來進行。
然后突然就有了種靈魂出竅的感覺,會把自己先放在一邊,抽出主觀性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
懂的道理越多,就越容易失去一些傾聽和洞察的本能。因為沒真的產(chǎn)生過“心流”。
經(jīng)歷的,才會是真正屬于自己的。
因為走過心。
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來探索,“我是誰”“現(xiàn)在的我對自己是否真的滿意和喜歡”“對未來想成為的樣子是否清晰”“我還可能是哪種樣子”……
總之,心情不好不壞,不起不落,看似平靜如水,實則內(nèi)心刻意的讓自己不要去動太多腦筋,不要急于“評價”,“計劃”和“決定”。
甚至停止了“五點半早起”打卡,在朋友圈消失了將近一周,不發(fā)也不刷,只回復了媽媽的問候信息。
害得朋友們以為我出什么事了,開玩笑的跟我說:就差報警了。(看到這些留言,還是感動的笑了出來。)
30歲之前,自己很多時候是個喜歡按部就班,喜歡計劃的人,不太喜歡“突如其來”,包括讀研都硬生生讓我糾結(jié)了整整兩天。在那個所謂的“好消息”來臨之前,我沒任何關于讀研的計劃,頂多是工作幾年去進修一個MBA之類的……
但從這件事開始,好像我的生活開始不一樣了。就像你不小心嘗到了一樣你從沒吃過的東西,本來是拒絕嘗鮮的,但卻因為有了第一次……就有了很多次。
現(xiàn)在回頭捋一捋,分析一下。那時候不喜歡“變化”,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自信,也對自己不夠了解和確定。想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都不夠清楚,所以害怕有變化。
總以為:“準備好的,才可以開始,才能開始,才是對的。”
然而,“生活”會在某個時刻,突然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告訴你:哪有什么“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不論你信不信:萬事俱備,東風永遠不會來。
因為你在等的東風,和你想要的結(jié)果之間,少了一樣東西。
你不出發(fā),連東在哪,都不知道。
捋到這,我才真正理解了行動派的那本書名《你和夢想之間,只差一個行動》。
范瑋琪的那句歌詞:
想到達明天,現(xiàn)在就要啟程。
有點明白為什么自己被卡主的了。
看似沒毛病的事,其實毛病大著呢。
回過頭,再去看那句話:
“意義非凡的事,總是碰巧發(fā)生的。只有不重要的事才有周全的計劃。”
是對的,我們能去周全計劃的事,都是我們以為可以胸有成竹的事,以為已經(jīng)準備的很充分的事。但當有這種心態(tài)時,問題已經(jīng)開始存在了,沒有開始,怎么可能會了如指掌。
沒有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理論,都是狗屁的。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索性就把自己能想到的比較欣賞和敬佩的人,都列了出來。
除了一些抽象的品質(zhì),如高效、理性、格局、真誠……,我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每個人的路徑都是不一樣的,就好比終點都是羅馬(所謂的“成功”),但各自選擇的路線(所謂的“經(jīng)歷”)沒有一個是相同的,而上面提到的那些特質(zhì),頂多算作路上的交集。
這時,我不禁在心里重新定義了那些聽著會讓人有點厭煩的成功學。
那些確實不是廢話,之所以厭煩,是我們自己覺得,說的都是些廢話,因為不可能短時間讓我們夢想成真,獲得成功。
說白了,是自己太過功利。
事實上,從所有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身上去提煉共性時,也只有那幾個詞而已。其余都是不同的。
也許他們自己也不是每一次都確定下一步該怎么走,結(jié)果會如何。
也許都是在“走一步,看一步”。
在我得出這個結(jié)論時,人坐在南昌機場的候機廳,等待登機,飛往貴陽。
即使此時此刻,我還沒那么確信自己的這番推論是否正確。但心里默默有了一個期許:或許接下來的旅程,會給我答案呢。
2.重游
貴陽,這個城市,是我第二次來了。
算是故地,也算是重游。
它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洋氣的,但不知為什么,在我心里,它卻是最接地氣的。
說不出的親切和熟悉。
我相信這不是偶然,我和貴陽之間一定存在著某些磁場。
要知道,大連離貴陽,足足有3000公里,坐飛機要四個多小時。
落地的時候正好是上午十點多,本以為這座南方城市的夏天,會熱的一塌糊涂。但出了機場,瞬間驚呆。
又一次證明了那句話: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的而已。
沒有親身經(jīng)歷,一切聽說都是不負責任的。
涼快的讓我瞬間產(chǎn)生了錯覺,這是貴陽?
大連是全國的避暑圣地。結(jié)果走出機場的幾秒鐘,顛覆了這件從我有記憶以來就深信不疑的事。
從臉龐吹過的風,不急不躁,溫柔的讓人覺得親切,像一個老朋友在和你打招呼。
從車上下來,下意識的抬起了頭,看了一眼貴陽的天空。
心里頓時涌上一份感激:一個北方女孩,既沒在這有什么親戚,也沒在這上學工作過,說實話,沒有任何可以夠得上的理由。卻在半年之內(nèi)踏入兩次。
上一次,有太多的美好回憶和不舍。八個姑娘,來自不同城市,聚在了這座山城。只因為我們共同的熱愛——舞蹈。
也許因為在那里遇到的那一群人,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些牽掛。
酷酷的班長,熱情似火的小雅,笑梗不斷的體操運動員,溫柔又緩慢的白澀寇,勤奮而又勇敢的晶晶,一身文藝氣質(zhì)的小潔,還有一個總是處在另一個星球的美雪……加上一個來自北方的琳妹妹。
八個姑娘,湊成了一個最奇葩的門徒伐木累(family )。
我們有著不同的個性,對舞蹈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習慣,不同的經(jīng)歷……但卻都有著一顆童心未泯的心。
就像回到了學生時代,班里總是有那么一小撮能鬧騰的,嘰嘰喳喳,相愛相殺……總之,都是些瘋丫頭。
帶著上一次的回憶,伴著這么沁心的風,開始了第二次貴陽門徒之行。
這一次,算是復訓了,也應了這次師父對集訓的定義:門徒·靈修之旅。
又一次的自我探索。
八天,高強度的訓練,讓我沒有什么時間去做別的想別的,說實話,就算想,也沒那個體力了。第二天,回到房間躺在床上的那一刻,突然覺得:原來,所謂“專注”,也就是這樣了。
等你慢慢的投入,你就會忘記時間,忘記那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忘記了很多和當下無關的事。
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怎么去處理好那個動作,怎么理解那段音樂,怎么用身體詮釋一個故事,怎么去身體力行的領會老師的指導。
3.這兩個人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起這兩個人。
在我心里,“老師”和“導師”是有一些區(qū)別的。
導師,是可以給你方向的,可以讓你更接近自己的。而老師,更多的只是傳播而已,沒有用心啟發(fā)一個學生。
而她們兩個,無疑是前者。
照片上的這個女人,叫明韻。
門徒弟子班的創(chuàng)始人。
認識她,最初是因為她的文字。
她顛覆了我對中國一些所謂搞藝術的人的慣有印象:肚子里沒啥東西,從小沒接受什么基本的文化教育,把藝術當成了青春飯……總之,不是特別高級。
在我還沒有看過她的舞蹈作品時,先看到的是她的文字。邏輯嚴謹,思維清晰,不會賣弄說教,不會簡單粗暴的自吹自擂……
文如其人,一個人的文字,就像一個人說話,透過它,大致就了解了一個人的秉性,思維,和格局。
藝術,不是一個單單需要童子功和臉蛋身材就能搞定的。在我心里,這恰恰是一個需要有腦子的行當,否則很容易把一件很高級的事兒弄成一件很低俗的東西。
這一點,單從中國的肚皮舞發(fā)展史,就可以略微證明了。
集訓第四天,已經(jīng)連滾帶爬訓練了三個多小時,汗流浹背的準備第二部分訓練,忘記了前因后果,正在我快要走神的時候,明師父的一句話,突然讓我興奮起來。
你們記住:永遠沒有什么“準備好了”的時候,你只有做了,才會知道下一步怎么做。
南昌機場里得出的那個自己覺得“不太成熟”的結(jié)論,原來還有些道理。
行動,才是最好的方法。
就像你收集了一堆做菜的方法,準備了所有烹飪需要的工具和調(diào)料,還咨詢了幾個大咖如何操作……卻遲遲沒開動,有個屁用啊。
菜譜誰都可以得到,但能成為大廚的,真的不多。
我承認每個人會有些天賦,但決定結(jié)果的絕不會是這點天賦數(shù),而是取決于你對一件事的用心程度和刻意練習頻率。
第一步邁出去,才會知道下一步邁在哪里,邁多大。
你看,誰會知道下一秒會聽到什么,會發(fā)生什么。
“意義非凡的事,總是碰巧發(fā)生”
這個和我同框的女人,叫黃婷。
我們也親切的叫她“黃藥師”。
因為她總會直擊心靈的治愈別人的“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上的。
“心好了,舞才會好。”
這是三月門徒之行時,她對我們說過的一句話。
不論是作為舞蹈老師,學生或是舞者,這句話一直銘記在心。
肢體也是一種語言,它是透過你的心傳遞的。
第二次見到她,她伸出雙手擁抱了我,大大的眼睛,里面滿滿的溫柔。讓我瞬間有些措手不及,她會有種力量,讓你也卸下所有偽裝和堅強。
她的真實和真誠,她對于自己的學生,更想教會的不是如何舞蹈,而是如何做那個最好和最真的自己。
我是個不太善于表達的金牛座,尤其是這種面對面的時候,會比較慢熱和反應遲鈍。
也許人與人之間的吸引,是因為彼此的不同,對方身上有的,正是你想擁有而又無法擁有的。
因為自己的不完美,才有了知己。
最后一天,她讓每個人完成了一段“獨舞”。
一個好老師,會讓你看到自己會有更多的可能。而不是告訴你腿怎么邁,膝蓋怎么擺,手臂怎么放……
如果不是她,我跳東方舞時,很少發(fā)自內(nèi)心露出笑容。
但最后當我看視頻時,我意外的發(fā)現(xiàn)自己笑了。
理智與情感,
不論哪一個。
太少,餓死。
太多,撐死。
無論在任何地方,于任何時間,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原則:
只有做完了必須要做的事,才能去做想要做的事。
前半句和后半句,在我心里,就是明韻和黃婷,她們就是這樣的存在。
永遠知道自己是誰,也永遠在互補。
只有完成了應該做的義務,才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
只有把分內(nèi)的事情完成了,還有空余時間的話,才能依自己的意愿,分配接下來的時間。
這不是壓迫,這是一個人自制與自控的完美體現(xiàn)。
弦外之音:和男神的黔城之約
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
陰差陽錯的在貴陽和他相見,也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
但回憶起來,冥冥之中,好像是種“輪回”。
三月結(jié)束門徒回到家的第二天,忘記怎么在微信里點進了一篇推文,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有個叫“彭小六”的知識網(wǎng)紅。
用了半小時,大致了解了課程和他的個人經(jīng)歷,就開始了第一次線上付費課程。
緣分就這樣開始了,之所以這么速度的決定和付款,也是緣于一本書,從貴陽回大連的航班上,用了四個小時讀完了一本書,然后像打了一針雞血似的下了飛機。
所以就那樣愉快而又爽快的支付了。管他呢,學習會讓人快樂,也會有好多未知等著我。
一個從三本院校畢業(yè),并從一個三線城市走出來的程序員,發(fā)生了什么,讓他的名字火遍了簡書和各大平臺………
帶著好奇,加入了小六的訓練營。
各種作業(yè),各種閱讀,各種沒有過得嘗試。
不知不覺,跟著他玩了21天。收獲滿滿,也更新了之前對“讀書”和“賺錢”這兩件事的理解。
知識就是財富。
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這句有點俗氣的名言。
七月,恰逢他的全國巡回分享,因為貴陽的門徒之行,錯過了他在大連的分享會。但就是這么巧,一周后有貴陽一站。一共六個城市,能讓我得而復失,真的是幸運。
第一時間跟貴陽行動派負責人預先報了名,還幫著自己家鄉(xiāng)的分享會各種宣傳,總之,自己都覺得像一個追星的初中生。不求回報的“奉獻”著熱情。
然后,就如愿以償?shù)囊姷搅恕澳猩瘛薄7Q他是男神,不是因為他有多帥多酷,跟影視明星比起來,他不是那么的帥……但打動我的是他那份努力和真實。
不是每一個程序員都可以成為斜杠青年的。
他是第一個可以毫不猶豫放棄百萬股權辭職的IT男。
我不是第一個到達現(xiàn)場的人,從舞蹈室一路飛奔過去,汗流浹背的找到了第一排的那個空位。但卻成了當晚分享會里小六最近的那個人,偷偷的抓拍了上面這張笑的如此投入的照片。
將近三個小時的分享,大部分內(nèi)容其實都是我之前就知道的。只不過這次是見到“活的”小六了。
之前的作業(yè),和堅持一百多天的早起,再加上這么“漂洋過海”的見面,讓他記住了我。
然后呢,就有了一次和男神“親密接觸”的機會。
不論線上有過多少次交流和互動,總是有距離的。
晚上在星巴克和他閑聊時,讓我差點忘記這是那個火遍大江南北的彭小六。
加上他之前的同事,我們?nèi)肆牧诵┢咂甙税说氖拢@是我第一次接觸IT男,還是兩個處女座的IT男,感覺這是絕對的小概率事件。聽著他們聊曾經(jīng)的那些艱苦歲月,不禁覺得好可愛。邏輯思維很強,但生活和感情上,就像個青澀的初中生。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人和人之間,會因為不同的距離,產(chǎn)生不同的化學反應。好神奇。
正聊著興起,一個看起來只有四五歲的女孩兒抱著一堆玫瑰跑過來,悄悄的湊近小六的耳朵,說了幾句悄悄話。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她是個賣花的小女孩兒。
這么小的孩子,這么不怯場的銷售方式,頓時我們都明白了。
心里一陣酸楚,讓她出來賣花的一定不是自己的父母。
環(huán)顧一圈又看不到任何人,小六抱著她像哄妹妹一樣也跟她說了幾句悄悄話,掏出了錢包,買了兩朵玫瑰。
然后,這兩朵玫瑰就“理所應當”的落在了當時唯一一個女生手里了——就是我。
這是我印象里第三次收到玫瑰花,但卻是很不同的一次,我們心里都在暗暗的為女孩兒祝福,希望她可以一切安好。
這種近距離,讓男神變成一個大暖男。
我竟然忘記了讓他簽名,甚至這張合影還是在我從那你上車前匆忙留下的。
再多的簽名和合影,也抵不過那兩個小時的真誠相待。
更像是跟一個久未見面的摯友的一次重逢。聽他聊些一路上有趣的事兒,叨叨些自己的忙碌,然后一起吃了碗辣的要死的貴陽米粉。
在一個接地氣兒的城市,遇見了一個接地氣兒的偶像。
貴陽之行,就這樣了。
愿我們,都可以隨時上路,
在路上碰到一些意義非凡的事。
? ? ? ? ? ? ? ? ? ? ? ? ? ? ? ?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