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心寧
布灣鎮(zhèn)南頭,一片十來畝的大院子,成排的低矮青磚小房,我們稱之為外貿。
鎮(zhèn)上的大小部門,學校,鎮(zhèn)政府,派出所,計生所,糧管所,農機站,獸醫(yī)站,七站八所,聽名字都知道是干什么的,唯獨外貿,名字特別,我們看不出來是干什么的,也沒誰去深究,當時只知道外貿有食堂,食堂里有老胡賣的包子。
布灣鎮(zhèn)的中學校在鎮(zhèn)子的東頭,學校里也有食堂,我們之所以跑那么遠去外貿,是因為老胡的包子個大,皮薄,細粉餡子又辣又香,偶爾還能吃到那么一小塊肉,或許是油渣,這已經(jīng)是奢侈了。
吃包子,就稀飯,是不用要菜的,這在當時就已經(jīng)是犒賞自己的嘴巴和腸胃了。現(xiàn)在想來,老胡的包子之所以能實惠到我們窮學生吃得起,是因為老胡是一個人,里里外外,鍋上鍋下,他一個人忙活。不雇別人,成本自然就省好多。
放了學,饑腸轆轆的我們,奔到外貿,一擁而上,不顧包子熱稀飯燙,十多只手一齊伸向掀開的饃鍋,又隔了蒸騰的熱氣,任老胡再多長出一雙眼睛,也看不過來張牙舞爪的手各屬于誰,每只手里究竟抓了幾只包子。
只管吃,吃完之后再去守著鍋灶的老胡那里付錢。
幾個?
兩個。伸過去的手里,是兩個包子的錢。老胡的稀飯是不要錢的,隨便喝。
賭咒!
賭咒不是兩個!聲勢的虛張,需要更響亮的噪音,更堅定的語氣。
大多這個時候,老胡會接下我們手里伸向他的錢,然后嘴里嘟囔一句誰也聽不清的話。
老胡也有覺察的時候,就真的讓堅持說只吃兩個包子的家伙賭咒。
“說瞎話,日媽!”
“我要就吃兩個,罵你自己!”
到了這個份上,老胡連嘟囔也沒有了,我們手里的錢,不等他接,直接就扔在地上了。
總是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一次全武行。
可能老胡真的特意只盯某一個人,然后吃完付錢時,老胡一口咬定我們中的某個人吃了三個或四個包子。那么上面付錢的情形就會接著往下演。老胡不去撿地上的錢,而是一把抓住把錢扔到地上轉身要走的家伙的衣擺,很有把握地說:“賭咒你只吃兩個!”
這個時候,被抓了衣服下擺的家伙,咒也賭了,當了我們十來個學生的面,卻仍被老胡揪著不放,那也就是說,他有可能撒謊吃白食,把自己的親娘給搭上了。既羞又惱,老胡瘦小年邁,怒氣很容易就在年輕無知的身體里爆發(fā)出來,撕扯一轉身就成了扭打。
老胡哪能抵得過十三四歲半大小子那生硬的拳頭?最終,老胡憤憤地罵,彎腰撿起扔在地上的錢,回到鍋灶邊,接著收我們遞過去的飯錢。
這樣的情形不多,可是每學期總要有那么兩三回。可能老胡也是無奈,雖然并沒有多要到飯錢,還可能挨上幾拳頭,可是能夠讓一部分學生不再偷吃太多。至少我當時是這樣的。畢竟被人懷疑吃白食是不光彩的。
當年在外貿食堂吃老胡包子的這段經(jīng)歷,我極少主動想起。即使有時候想起,我也不愿意讓自己的思緒在那間低矮的灶房里停留。那時候太窮,為了一口飯,連尊嚴都顧不上,心底里,總是要浮著一層難堪,愧疚。
時隔這么多年之所以再次想起老胡和他的包子,緣于前段時間的一次聚會。
當年的同學健和軍一起從外地回來,約大家聚聚。巧的很,錢也剛回來沒走,我雖不在布灣,離的不遠,也就回去了。
大家落座,負責聯(lián)系酒店的輝說,這家酒店的面點很出名,尤其是包子,牛肉餡,味道鮮。這年頭能用心做面點的酒店,菜品是不用擔心的。
“有外貿里老胡的包子好嗎?”同學相見,自然會回憶起當年,一提包子,想起老胡和他的包子來,簡直順理成章了。
“再也吃不到老胡那樣好吃的包子嘍!”在布灣中學的趙老師說,“老胡的包子,就是朱元璋登基后念叨逃難時的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湯’,那是情懷,是無法找回的念想。”
“還說呢,當年你可是沒少把老胡的包子揣到懷里送給姜春花!”“就是,你能把春花追到手,老胡的包子算是立了頭功!”
“有一次我回來,看到老胡提著籃子在街頭上賣包子,要不是離得近,我都不敢認他了。腰駝得像背著一張烏龜殼。我問他,外貿都砍掉了,咋不回去,他說回哪兒?唉。原來他壓根兒就是一個人。”
“哦。當時我們還以為他騙我們呢。說真心話,當年我們沒少吃他的便宜包子啊。”
“現(xiàn)在呢?現(xiàn)在老胡怎樣了?你們誰知道不?”
“哪還能找到他的消息?外貿那個院子,早幾年都推平搞開發(fā)了。”
有一個短暫的沉默,大家都放下筷子停了酒杯。這時候坐在上席的健端起杯說:“你們還都懷念起那老東西來,他那包子餡里的肉渣,八成就是肉鋪上的下腳料。我可要提醒你們,我們可是個個挨過老東西的罵的!老狗,還打過我一次!有什么好打聽的?死了才好!”
輝沒讓健說下去,舉起酒杯說:“今天是咱們哥幾個難得一聚,原本該為羅健兄羅總和劉軍哥劉老板接風,羅總硬是說他安排,不管怎么著,大家都別扯那些不愉快了!來,半杯的滿上,滿的都端起來,大家一起干!”
等到牛肉包子上來時,大家都酒足飯飽了,也難怪牛肉包子居然沒動,盤子都疊起幾層,有幾個菜都沒怎么動筷子。臨走時輝讓服務員打包,只帶了那幾只包子,拉住我讓我晚一步說話。待到出了酒店大門,只剩下我們兩個時,輝說:“明天我們幾個再聚。”他提了提手里的包子,說,“我們一起吃包子。”
我說還叫羅健嗎?
輝說你說呢?——叫他干嘛?
那天回去的路上,我?guī)状瓮O聛恚℃?zhèn)的夜很安靜,路燈朦朧。事隔多年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當初在外貿的那個食堂里,老胡在同一個鍋里蒸出來的細粉包子,大家吃出來的味道,怎么有著天壤之別呢?
來,一起講述一段關于深夜食堂的故事:《聯(lián)合征文:講一個食物的故事,寫寫屬于我們自己的深夜食堂》
我是水清心寧,轉載文章,請聯(lián)系我的簡書經(jīng)紀人:慕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