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對于曹操的評價是“可愛的奸雄”,他的評價有他自己的道理,可我卻并不這么想。說他是奸雄,是百分百正確的,但他并不可愛,他只不過是做事沒頭腦,行事風格比較古怪。曹操這么一個家伙,怎么能說他可愛呢?
《三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曹操了,具有自己的個性,雖然陰險狡詐,但是是英雄類型的。如果其中沒有曹操這個人物,整本書就很無聊了。
曹操從小就出身不明,地位也很低,而且小時候就很淘氣,到處闖蕩,放蕩不羈,天天拉著他的小伙伴袁紹,無所事事。他們那幾人常常聚在一起胡鬧,事情做得十分膽大。有一次,倆人大白天的,待在那兒很無聊,曹操就想了個點子:“今天他們正好有人結婚,我們去偷新娘吧!”袁紹一聽,懵了,可曹操沒跟他廢話,拉著他就跑。到了晚上,曹操在外面一聲大喊:“有賊!”大家一聽到這話,都紛紛從屋里跑出來,曹操趁著亂直接沖進去把新娘搶了出來,拉著新娘就跑。當時的袁紹笨手笨腳的,可能由于過度慌張,直接一頭扎進了荊棘叢里 。這是曹操卻指著袁紹大叫:“賊在這兒!”袁紹一急,直接蹦出來了。
后來,他越長越丑。《三國志》中,唯一沒有描寫容貌的人就是曹操。其中倒是沒有寫到曹操長得多么多么丑,只是盡力把那一段略過了,沒有寫曹操的容貌,還是想著要給他留點面子的。后來他去見匈奴王,都是帶了一個特別帥的人一起去的,為了給曹操擋一擋。去了一趟,回來后,曹操打聽了一下匈奴王給他們的評價。他說,站他面前的那小伙子不錯,但是在旁邊的才是真英雄。曹操一聽,立馬去把匈奴王殺了,他竟然能認出曹操是一個英雄,那這樣的人肯定很厲害,必須趁早把他結果掉。
曹操一直想要一個許劭對自己的評價,和許邵卻久久不肯說。但經過曹操的一煩再煩之后,許邵終于說了。他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所以曹操這個人物還是挺厲害的。
不過曹操在各種方面都顯得很大氣,首先是他寫的詩,有直接型的大氣,還有喝酒型的大氣。不過他的大部分的詩都帶著一股隱隱的酒味兒。就像《短歌行》,是曹操寫的詩中的一首我比較喜歡的詩,其中的一句話“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我最欣賞的一句詩句。但事實卻是“對酒澆愁更愁”,也就是“越喝越愁”。他不論何時何地,寫出來的詩都顯得醉醺醺的。
其次, 曹操的大氣就顯現在他的“笑”上,不過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之中,只要一提到曹操,動不動就是“大笑,太祖大笑,操大喜”。曹操天生喜歡笑,不過他的大笑至少有一半含有嘲諷的意思。他最常見的還是放聲大笑,其次就是充滿殺氣的笑聲,就算沒聽到他笑聲的人,也會覺得周圍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殺氣。
另外,曹操的大氣還體現在他的“用人之道”上,不管什么人,哪怕再可惡,看上去再不順眼,只要有能力,他都會一忍再忍地去接納他。所以他的人際很廣,也有很多人愿意從五湖四海趕來投奔他。每次打了敗仗,只要有他的錯誤,他就一定會承認,不會為了一個面子,而去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別人就是因為把責任推到自己手下將領的身上,而使得他含怒投奔其他人。當他手下的其他將領看到其中的一個將領走時,肯定也會覺得這兒待不久了,而且跟著他走沒有前途。曹操那里就很容易聚集到好將領,如此寬容大方的人,誰不想投奔他?
其實曹操還是一直想做一個能臣、做一個忠臣的,但這條路他發展的并不順利,于是就放棄了它,換了一條路來走。他剛當官上任的那一段時間,認真得不得了,并且特別遵守他的游戲規則。
當時,晚上是不能隨便進出城門的,然而當這個開守城門的家伙,也是很難當好的,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絕對不會寬容一丁半點;如果是某位皇家小子,就直接放了。要知道,曹操可不是這樣的人。剛開始做這個工作,他就下令:誰要是敢在夜間進出城門,不顧身份,只要是人,他就一棒子打死。盡管這樣還是有人故意違反規則,故意探測曹操的底線。曹操沒那么好惹,想都沒想就一棒子把他打死。他沒有想過,這樣做,后果會很嚴重,因為他殺死的是一個身份高貴的人——蹇碩。
說實話,曹操殺或不殺,帶來的后果都不好,就算不殺,就有越來越多的這樣的人開始得寸進尺,這就很難管了。不過,曹操這么做絕對沒有錯,他很正義。就憑這一點也能看出他就是所謂的“治世之能臣”,可他沒有這么走下去,而是選擇了“亂世之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