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給朋友打電話,相比較在微信里聊天,我更喜歡聽見他們在電話里的呼吸聲,那種呼吸聲提醒我,我們共享了一個片刻。有那么一次,我剛出地鐵,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要給人打個電話,于是撥通了大學宿舍關系最好的y 姑娘電話,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想聊的,但就是想要聽聽她說話,或者這么來說,我就想要找個關系好的人來說話,講著講著不經意間抬頭望了望天空,沒什么星星,但是一顆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我激動地告訴y:“你快抬頭看看,今晚的月亮特別亮。”過了一小會兒,y說:“是呀,我看到了,真的特別亮。”心里覺得很舒服,是關于我倆的關系,打不離罵不散。
如果有什么話可以來形容這樣的關系的話,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的一段很合適,是這么說的,“發現一種特別舒服的關系,并不總是你一言我一語的秒回,有時候愿意把我現在看到的所有東西一股腦兒的發給你,不用組織好精簡的語言,啰哩啰嗦也不怕有哪句話說錯,發完也不會等著回復,因為我知道你總會看見,是信任,是任何時候都不會被丟下的安定感”。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剛好大學最好的朋友d在微博里轉發了這段話,還把我和另一個好朋友圈出來,配了一個微笑的表情。如果跟大學的好朋友有什么默契的話,那一定就是我認同的觀點,他們也會認同,是因為我們的關系走到今天,全仗著大家三觀契合這一點。
講到人際關系,可能沒有人是可以回避掉或者逃離掉的。人這樣的社會性動物,除去動物性的行為,大概牽扯到最多的就是人際關系吧。其實再講明白一點,也不是簡單的浮于表面的人際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卡勒德·胡賽尼在《群山回唱》里說,“有些人感到不幸福,是因為別人愛的方式:秘密地、熱烈地、無助地去愛”。我偶爾也會感到不幸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跟某些人的相處中總覺得有時候有悖自己對這段關系的理想。
越長大我越發現,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存在多樣性,已經無法簡單地劃分為親人、朋友、愛人那么幾元原始的關系中,在朋友中可能隱藏著自己心心念念,愛得要死要活的暗戀對象,你們可能有超越友誼以上的東西,但是又很難進階為愛人;在愛人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兩個人的朋友關系;有些人明明知道對方有了另一半,但是情難自禁地和對方陷入到他們之間的愛情中;有些人和有些人可能只是渴望對方的身體,超過了渴望對方的靈魂……越來越多存在形式,使得我們越來越無法簡簡單單地將和某個人的關系劃歸到某個范圍里,我們要承認某些關系是錯誤的嗎?也不盡然。人嘛基本都是站在某個立場來看待某個事物,換個立場事情可能就得翻轉過來。
但無論是怎樣的關系,可能我們都需要想想明白,我們需要怎樣的關系。
“我最喜歡和你一起發生的,是最平凡最簡單的日常,面對面看著彼此咀嚼食物,是最平靜最安心的時光”,這是歌手魏如萱寫在自己facebook上的一段話。我很喜歡,抄在本子上。說實在話,我其實并不太知道我們需要怎樣的關系,我要寫出來的話或者說我要說出來的話,只是陳述,不代表我要解決某個問題,很有可能說著說著或者聽著聽著我們都會釋然,這是常常發生在身上的事情。
如果單論我來說的話,我需要怎樣的關系。可以這樣形容,如果對你有什么期許,大概就是想要和你一起走過下一個四季。我并不十分在意某段關系的外殼,在我看來或多或少這些外殼有做給別人看的嫌疑,誠然有很多人會在意要給某段關系一個定義,這份定義可能會給關系中的某個人帶來安全感,這種想法也是沒錯的,我僅僅是說我個人的觀點。我看過很多家庭,他們外表看起來恩愛和美,其實內里早已分道揚鑣,同床異夢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悲的在一起吧。這樣的外殼要來有什么用呢?也許偶爾我也會想要下個什么定義,但很多時候,友情/親情/愛情這三個詞,遠遠不能窮盡人和人之間關系的類型。下定義之類的事情,還是交給科學吧。
相比較關系的外殼來說,我更需要關系的內核。我需要一段關系,不需要非要給這關系一個定義,不需要對方非要給自己付出些什么,舒適,舒適就好。不刻意去維護,不需要去討好,大家平起平坐,從來不會刻意去想,因為從來不會被忘記。是坐在一起,即使沉默,也覺得很舒服,不需要拼命找話題或者找點什么事做來填補沉默的空白;是可以面對面發呆,傻乎乎地看對方一陣子。有人說,最美好的相處莫過于舒適且不尷尬的沉默。“在這一小段時空里,我們交付了彼此的孤獨,又用信任填補了它。”Patti Smith這樣說。我想要的關系,不過就是舒適。舒適到忘了要去定義,忘了那些無所謂的名號,忘了那些所謂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人規定朋友該怎么做,情人該怎么做,也沒有人規定我們兩個人應該怎樣相處,我們相處得愉快又舒適,彼此消解孤獨,何必管那些無聊的外殼。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會一直往前走,而你也會一直往前走,我們都會往前,但是只要側過頭就能看見彼此,還有什么比這更安全的關系。
在某段關系里覺得痛苦,大抵是因為不那么舒適和對等。你想要對方和你在一起,對方卻只想止步在朋友,不對等之后,你不舒服了,痛苦;你想要和對方結束關系,對方卻想繼續,不舒適的關系,痛苦;在你心里ta不再是最好的朋友,在ta心里你還是占據重要的地位,不對等關系,不舒適,痛苦。很多痛苦,大概都是關系不對等,感情上沒那么舒適,由此得來。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情,大概都想要個解決辦法,都想要搞清楚我們需要怎樣的關系這樣的問題。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論》里說過這樣一句話,“無論你們多么喜歡簡略的事實,都無法否認(人本質的)這種復雜的真實性。簡單粗暴的分類方式永遠都不能帶領我們走近真理,尊重你和對方之間的感情的獨特性才是解決困惑最好的路徑”。或許這就是解決痛苦關系的方法吧。放輕松點,覺得不舒適了,想解決辦法,就單單從你們兩個人的關系著手好了,想結束便結束,想繼續便繼續,事物總會有它自己的生長枯萎時期,別著急,交給時間好了。
我們只要真實地去面對就好,王小波就說“生為冰山,就該淡淡地愛海流、愛風,并且在偶然接觸時,全心全意地愛另一塊冰山”。真實對待自己,真實對待關系,就很好。我們本來就不是完全堅強的人,那也不過是不愛你的人容不下你,蒙眼不看你辛苦的佯裝,你再找一找,看一看,你背后很可能有人默默看你也和你一樣,互相給個擁抱,等等天就亮。那個能讓你放心擁抱的人,大概是讓你覺得舒適的人吧。你大概就是需要這樣的關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