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基本不懂樂譜的媽媽要帶一個四歲的小琴童練琴是一見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啊!但母親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她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
坐在琴凳上的崢崢顯得那么弱小,窄窄的雙肩還沒有頭寬。像個大頭娃娃。胖胖的小手按在琴鍵上十分滑稽。從識樂譜開始,從簡單的湯普森一起,也就是一兩行的樂譜要在一個小時內會看,會辨識,會彈出來對一個四歲的孩子確實勉為其難。但開工沒有回頭箭,決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四歲是練好童子功的最佳時間。請了音樂學院的在校鋼琴系的學生,到老師家去學琴,每次帶著崢要走40分鐘路程,然后學習約么一小時時間,基本是開荒。每次課上先演示上周流的作業,老師指出問題所在,示范一下正確的彈法。再練兩遍鞏固。剩下時間練一個新曲子,老師圈圈點點各種該注意的地方,再談一兩遍示范就下課了。為了記住老師的示范,每次帶了錄音帶錄下來,回家開荒時先放兩三遍,找找感覺,然后就是一遍一遍強化訓練,真得是熟能生巧!
每晚練琴的時間,我都會坐在崢的旁邊,幫著她識樂譜,一段一段反復彈,反復練習,幾遍下來一首練習曲就會由陌生到熟悉的水平。這個孩子的悟性還是有的,盡管她是和普通孩子沒什么兩樣。但崢是個坐不住的孩子,而且是個思維活躍,好動開朗的孩子。注意力不夠,專注度欠缺的琴童。還有一些小懶惰。每周回琴時老師一聽就能知道一周來是辛苦的練琴,還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但在老師眼里是很難過去的,一遍一遍帶著繼續練習,直到彈的像模像樣。
故每周老師給我告狀時,都會火冒三丈,為此發生爭執的母女在琴面前經常吵得不歡而散。彼此誰都不理誰,最后往往還是我先妥協,哄著繼續完成本周的曲目。既有精神鼓勵還有物質刺激。常許愿彈好本周作業就給買好吃的食品,買好玩的玩具。于是連哄帶騙順利完成每日作業。
陪著琴童練習彈鋼琴練就了我會識樂譜,會看懂各種練習曲以外,真正有所收獲的不在于會彈幾首曲子,更在于陪著孩子練習,鑒證她一天天成長,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琴童。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知。有付出就會有收獲。一切為了孩子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成長后的崢崢令媽媽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