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的孫子孫女充滿光的瞳孔/正等著你開口等著你說你最光輝的一次傳說”——五月天《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一聲炮響,沉寂了幾十年的中國經濟,在經歷了如同冬眠一般的漫長等待后,像久居馬廄的馬倏忽間恢復了野性,開始瘋狂地向整個世界展現出這片華夏大地勃勃的生機活力。一時間,中國經濟成為眾國之上豐碩飽滿的一朵奇葩,從經濟特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商品經濟、全民所有制企業改革,到西部大開發、加入世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國九條等,中國經濟以其獨有的姿態,嬌艷四滴地綻放在新世紀的歷史道路上,令得整個新世紀初都為之芬芳四溢。這匹風馳電掣的馬向前馳騁了三十來年,至今仍不舍其健碩的腳步,拖著整個中國滾滾向前。
這條寫滿了光輝的歷史長廊上,民營企業家無疑是其中光彩奪目的一批亂世英雄。初期的中國經濟,沒有任何經驗,沒有什么底子,只有靠企業家們徒手摸黑前行,其中自然不乏有亂走的,有跳著走的,也有趴在地上慢慢爬的,就是這群對市場經濟也許沒什么概念的人們,一點一點壘起了中國經濟的大樓,讓它成長成了今天這般紛繁模樣。
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黑白難分,正邪相容,一班心中涌動著對成就名利的渴望的人們,頂著“原罪”的帽子,在體制改革的浪潮中艱難前行。柳傳志、王石、潘石屹、劉軍、馮侖……對錯且不論,成敗暫不提,這群人如今已是聲名赫赫,在各自的領域一呼百應。在馮侖的《野蠻生長》中,他們的故事,被馮侖順手拈來,言語間雖十分平淡,卻事事使人心驚膽戰,一場路演、一次開發,一場收購、一次談判,誰也不知道蹲在街頭小餐館吃著面條的兩個人,居然就是前面即將動工的“二十一世紀廣場”的投資者,支票一交,就此改變了這片土地附近所有人的命運。
初期的闖蕩,大數有黑社會的影子,不管是貸款,還是談判,在那個時候,不成熟的市場經濟,讓這群手段頗多的人有了諸多選擇,也因此定下了中國企業家的“黑一代”,一說到企業家,人們便不禁聯想到一些比較黑暗的現實,即是緣由于此。在他們其中,招式最奇,想法最偏的,當屬牟其中。
牟其中的故事,不在于是否成功,而在于是否膽大,一個吃著飯還會跟人吵架的企業家,身上一股流氓土匪的勁頭,愣是做出了倒飛機這樣國家級別的交易,略微數數他的點子:從俄羅斯買飛機給川航、買賣衛星上面的轉發器、運作航母、根治陜北沙漠化、把喜馬拉雅山炸出口來引進印度洋暖流、朔天運河……這些亂七八糟卻讓現代人汗顏的各種點子,且不說最終成功與否,單是這份膽魄,足以叫人敬佩。
而放眼當今中國,市場經濟已經成熟,甚至已然中國特色化,在上有大把龍頭企業坐鎮,在下有千軍萬馬創業新兵,長江后浪推前浪,雖波濤洶涌,卻叫人心潮澎湃。《企業法》已然出臺,創業的環境也被整理得如同公園的導向系統一般,井然有序的引導著一群又一群有著壯志雄心的青年們步入進去。這股創業浪潮,從不知何年開始,悄然在各大主流網絡媒體傳播,將萬千有志青年拉入下海經商的道上。
也正是如今,創業逐漸變成眾多厭煩了單調枯燥生活的青年們新的選擇,逐漸成為一項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創業,不再等于有想法。我們不禁要想,來到這個時代的話,若是當年的牟其中會做些什么?想法異于常人的他,必有與眾不同的另一條道路選擇。中國生活方式現在雖然總體趨于日常化、單調化,卻也不是沒有別的活法。解決溫飽的年代,逐利的人們創造了中國經濟這一不朽的崛起,而如今享受生活的一代,又該以怎樣的方式,創造在另一層面的一番輝煌;新的一代,應該投入到什么領域,再次扛起不解的目光去搏擊風雨——思索考慮,若有所悟,望君有感,與君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