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驢得水》是因為開心麻花的第二部電影的標簽。本來以為開心麻花的第二部跟第一部一樣,至少也要是一部輕喜劇,能讓自己放松一下。沒想到我的玻璃心又被虐了一下,很憋屈!記得上次被虐是看《大話西游》,不同的是,上次是替別人難受,這回是替自己難受。
影片中的幾個主人公都好似反轉劇,結局與開篇大相徑庭,但反差最大的,讓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校長。本來,他一出場就是一個和藹、可敬、無畏,堅韌的教育家形象,是一個我們喜歡的人。就是當女教員要“睡服”鐵匠時,他半幽默的說:“起風了,收糧食啦!”時,我嫣然想起了大話西游里唐僧的那句經典的對白:“下雨了,收衣服了!”顯然,到這里我還是很喜歡校長的,但當劇情漸漸深入,現實變得如此的不堪一擊時,校長選擇了為了實現他的理想,無底線的退讓時,他又變成了我們最討厭的人。
上學時,當你發現有人考試作弊,你想起了老師的一句話“學習是給自己學的”,于是你對這種事不屑一顧。后來你發現有一些同學,平時不努力,高考也考上了不錯了學校,上了大學這些人還拿到了獎學金,于是你考試時也認真準備了小抄,考試時能用就用一下,并且你也開始對老師說的話產生了質疑。
戀愛時,你認為喜歡就去表白,一句我喜歡你最實在了,失敗了幾次你就發現了,這活像一次次最純情的裸奔,除了博得一些同情就是被嘲笑。于是你知道這世界沒那么簡單,你開始學習套路,開始裝備了撩妹武器。
工作后,一開始你也認為錢不重要,足以生活就好。可飯局上你發現那些粗俗齷齪卻腰纏萬貫,揮金如土。于是開覺反思自己,并且認為逐利并不是丑陋的,因為這樣可以過得更好。能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世故、圓滑、抱怨,你是不是已經成為了這樣?
有人尖刻的嘲諷你,你馬上尖酸的回敬他。
有人毫無理由的看不起你,你馬上輕蔑的鄙視他。
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馬上加倍證明你更厲害。
有人對你冷漠,你馬上對他冷淡疏遠。
你看,你討厭的那些人,輕易就把你變成你自己最討厭的那種樣子。
人生是不確定的。我們最大的忌諱,就是在時間線極短、完全是局部觀察下,得出結論并倉促下決定。你現在的糾結和絕望是因為你總是用固化的思維去看問題,也就是說,如果只是現在,可能就沒希望的,但世界是變化的,今天是原來世界變化而來,明天是現在世界變而去的。
比如說吉利汽車的李書福,他在汽車制造產業的判斷力,比之于讀書萬卷的工程師更明晰。就是因為工程師都是看書本,永遠只知道自己學到的那一點點,而李書福丟開書本無師自通,反倒能看到產業全景。
比如說阿里和馬云,只從最初的局部來看,馬云根本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正因為沒可能,聰明人才拒絕選擇這絕無可行之路——可這絕無可行之路,只是支付寶出現之前的局部。可以確定馬云當時根本不知道世上還有支付寶這么一說,但他堅信在一個更長的時間段上,局部的不可能,會轉化成巨大的可能。
高曉松有一句歌詞【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就算你的生活只剩下了茍且,也請抬頭望一望遠方的田野,就算我們將僅有的一些美好和希望固化在定格的年華里。也請讓它們永垂不朽。
就算,最終,你還是,終于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也請別忘了自己原來的樣子,那也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哪怕是僅存的一點希望,也請愛護好它。今天太陽會落山,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請給時間一點時間,讓過去過去,讓開始開始。
? ? ? ? ? ? ? ? ? ? ? ? ? ? ? ? ? ? ? ? ? 親愛的們,在不遠的日子里,你還能找回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