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打卡累計天數:
不知不覺——后知后覺——當知當覺
打卡日期:2010年1月19日
#宣言:學會帶孩子一起閱讀,固定親子閱讀時間,每天至少一個番茄鐘
孩子第一個30天目標:
1.養成閱讀習慣;
2.放學回家先吃青蛙;
3.用番茄鐘寫作業
家長第一個30天目標:
1.陪孩子一起養成閱讀習慣;
2.完成基金委手續辦理;
3.完成標準
武子悠+10歲踐行打卡50/30
1.????早睡早起:23:00睡覺;8:00起床(計劃)
2. 先吃青蛙:
??? 讀書上午三個番茄鐘,下午兩個番茄鐘,完成了《洋蔥頭歷險記》一書一半的內容,非常值得表揚
??? 學習每日一句和每日一段(1個番茄鐘)
3.???今日閃光點:
3.1 讀書開始入門了。雖然總是被逼著,但是還是開始認真讀書了,并且在走路上學的時候,我故意假裝無知,問她一些書中的內容。上午到圖書館的時間是十點半了,我們開始認真學習,用了三個番茄鐘時間,下午又讀了2個番茄鐘,一本書都讀完了,并且也成功過關了。非常值得稱贊。
3.2? 堅持每日一句和每日一段的打卡。每日一句基本是古詩,孟子或論語中的一句話講解并配合一個相應的故事,非常好的素材;另外,每日一句雖然堅持學習,但是沒有按照要求認真寫作業。
3.3 堅持第四天寫自己的《李黎上學記》,雖然都是以一些笑話(甚至有一些她看不懂的笑話)為核心,多數是笑話的照搬,但是寫總比不寫好點吧,哈哈,至少能夠鍛煉漢字,不至于遺忘那么快!
3.4 開始建立第二個習慣“認真仔細”。悠悠是個非常粗枝大葉的人,干什么都圖快,要速度不要質量。昨天晚上我倆一起學習用紙折花。她聽到一半就覺得自己會了,然后就做起來,但是我知道聽不完的后果就是做不出來。果不其然,我給她講了半天的道理,告訴她“細節決定成敗,不能一味求快”。果然她從折紙開始,不再那么粗手粗腳地做,而是非常仔細認真的“Corner to corner, edge to edge”,這是她90天要養成的第二個好習慣吧!
#父母教練檢視#
4.1事情經過:今天我和悠悠在UNSW圖書館學習了一天時間,晚上七點半的時候才開始往家走,半路在iga買了半打雞蛋。悠悠非常懂事幫我提著,一路上我倆說說笑笑的,其實更多的是她總要挎著我,而我一直以來都討厭別人挎著我走路,特別難受,一次次甩開她,但是她又一次次跨起我的胳膊。到家后,她忽然來了一句:“我看雞蛋有沒有摔壞!”說著就把雞蛋盒放到了床上,果然破了兩個雞蛋,并且床單一下子就被灑出來的雞蛋清弄臟了。頓時,我火冒三丈地打她胳膊一下:“你干啥都這么不小心,剛買的雞蛋就被你都打碎了,那么多錢(15塊錢人民幣買了6個雞蛋)”,接著她的眼圈就紅了,豆粒大的眼淚從她近視鏡后面流到臉龐,并且看到她哭,我更是威脅“等爸爸來了,你趕緊回國吧,我覺得我自己真的不能夠應付你!”。
4.2 反思:當我看到她滿臉的淚水時候,我的心一下子就碎了,這個可憐的孩子,千里迢迢跟我來到異國他鄉,而我總是嫌她累贅,不知道好好體驗這個小不點給我帶來的各種快樂,消除了我初來乍到的寂寞。完全忘記了“話到嘴邊忍三秒”、忘記全面思考問題(如果她不幫我提東西,可能摔碎雞蛋的人就是我了)
4.3 下一步行動:切記話到嘴邊忍三秒的原則,不再拿著毫不相關的事情去威脅孩子,就事論事,不能胡亂聯系,順便給悠悠道個歉!(在我想跟她道歉之前,悠悠說:“媽媽對不起,我把你的雞蛋弄碎了”,我說:“沒關系,碎了就碎了,人比雞蛋重要”,我們生活就是為了快樂,不能因為一點東西損失就不開心!)她用不相信的目光看了我一眼,很開心地做起了“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