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8月6日,烏克蘭約有1000名武裝部隊人員和30輛裝甲車進攻俄羅斯庫爾斯克州。
烏軍的這一舉動,給俄羅斯造成很大被動。普大帝在召開安全會議時表情嚴肅,全程無一絲笑意,與過去從容鎮定判若兩人。事實上,烏軍的這次行動也確實給俄羅斯帶來了不少的損失,致使多個村莊被烏軍占領,村民不得不轉移安置,烏軍此次行軍至少造成俄方多人傷亡。
烏軍的這一行動立即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有的軍事愛好者或專家第一時間揣測烏軍的戰略目的。無論烏軍出于什么目的,肯定是有他們自己的考慮,至于有沒有背后的力量主導,目前尚待確認,而從目前消息分析,美方和北約均否認,而且表示對烏軍的這一舉行事先并不知曉。
今天我不去分析烏軍的戰略目的,但烏軍的這一行支卻讓我想起來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然對以色列進行了打擊,這一行動被哈馬斯稱為“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
哈馬斯的這一軍事行動再一次引發了新一輪中東危機,該危機至今仍有失控外溢的態勢,而以色列的報復行動仍在繼續,給巴勒斯坦造成巨大災難,目前加沙地帶沒水沒電沒食物,早已成為一片廢墟,人們隨時隨地都處在死亡的邊緣。
這兩個動蕩地區的看似一樣的弱方突擊強者的軍事行動卻有著天壤之別的戰略結局。如果我們用戰略眼光去看這兩次軍事行動的話,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烏克蘭的這次行動不會給他的“失敗”帶來任何的戰略主動或扭轉由敗轉贏的轉機。而哈馬斯的“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則有可能成為中東轉機的戰略機遇。為什么這么說呢?
烏克蘭危機(俄烏沖突)一開始就注定了他的失敗,雖然小澤有其偉大的抱負和無法自拔的入戲癡迷,但作為“棋子”的結局不可避免。而小澤的硬氣來自美方及其北約的援助,但美方的動蕩政治很難讓這一援助有長遠的計劃。失去了美方和北約的援助,烏方很難堅持整個戰爭,也許一個月都無法堅持。目前俄烏沖突已經到了各方都疲憊的時候,而美國呼聲很高的特朗普明確表示,只要他上臺,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小澤的未來命運也許會難堪,估計連演戲的心情都沒了。
哈馬斯引起的這次中東危機則必將載入史冊的一次偉大壯舉。以往的五次中東戰爭都沒有這一次中東危機時間長,危機發生十個多月了,不得沒有停止的跡象,而且牽扯的各方力量越來越多,甚至有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以色列鼓吹的幾個月消滅哈馬斯的目標仍沒有實現。當時以為是哈馬斯的一時沖動,但如今看來,這絕不是哈馬斯的一時沖動,而是一次有計劃、有目的、有領導,甚至有高人指點的戰略軍事行動。一是哈馬斯的游擊戰取得了史無前列的成功;二是以色列的慘無人道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反對;三是各方力量的配合讓以色列嘗到了從未有過的苦頭;四是美國的衰落已經無法恐嚇中東各方勢力;五是《北京宣言》為巴勒斯坦統一了思想、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人民是戰爭的力量源泉,只要人民團結起來,一定會把敵人消滅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一定律已經被歷史證明,也必將被歷史再將證明。我們期待巴勒斯坦人民的奇跡,更期待中東人民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