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因為昨夜的一場雨,今天早上霧霾特別大。站在體育館,環視四周,全是朦朧一片。想著那夜里不知何時停下的雨,今天肯定冷,所以多穿了一件衣服,誰知我好像沒有感到冬日的寒冷,反而有些秋天中的“溫暖”。
就如現在的孩子何嘗不是“一年四季暖如春” 呢?感受不到氣候的變化,只是覺得舒適,不舒適時就喊爸媽,所有的一切都在家長的打理之下“順其自然”的生長。路是鋪好的,坑坑洼洼是填平的。只是這樣帶出來的孩子的,她就真的完美嗎?用今天上午信陽市凡學院郭敏老師的話來說,就是除了學習好,好像一切都和自己想的不一樣了,想到此,心里就難過起來。其實也不然,主要是我們看重的方面不一樣了。
老師是做課題研究的,在這方面了解多一些,對我來說做課題就是打持久戰,想想那么多事情要做就沒了信心。今天聽老師做授課,頓時信心大增,想著日后回去也要申報個課題,因為不做就永遠不知道能否成功。最后,老師又用實例和實際操作為我們發了調查問卷。也是這節課讓我有了了解,申報課題的步驟:從確定問題到查閱資料,收集材料,再到分析材料,最后推導出結論,從而又產生出新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路學習,一路研究,相輔相成,就如我們教學相長一樣。
來自信陽市九中的都德榮老師,為我們帶來了《基于英語新課與核心素養下的課程活動亮點設計》,首先她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什么是教育,這時我想到了馬云老師說的一句話:我們中國的教育只能說“教”得好,卻 “育” 不夠好!
我們要求孩子考高分,上名校,但是我們很少去真正的對孩子關心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現在的教育要教給孩子們有創造力,創新力,讓孩子有擔當力,讓孩子有責任感,讓孩子有國家情懷,讓孩子全球觀。但是這些東西是現如今的孩子所沒有的!
想想自己的課堂,一味的去講,去教,卻收獲甚微,除了知識,什么都沒有給學生留下。有的孩子甚至連當節的知識重點也不能掌握,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初中畢業也只是大了三歲,其余卻一無所獲。杜老師的課堂設計,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還能有生活常識、自然保護、傳統文化和知恩感恩!在課堂上開啟孩子的內心世界之門,在課外指引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意愿去選擇自己所追求的。把乏味枯燥的學習生活變得如彩球一般流光溢彩。而這些光為孩子們的夢想而存在!
眼中有光,心中有夢,抬頭有清晰的遠方,腳下有堅定的路!
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如此!老師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