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介紹一張熟悉的囧傻呆萌的熊臉,著名網紅,日本熊本縣營業部長,日本最有名、最受歡迎的吉祥物之一,熊本熊。誕生于2010年的熊本熊,是由熊本縣出身的作家小山薰堂和好友設計師水野學為了推廣熊本縣而設計的吉祥物。熊本熊的走紅帶動了熊本縣的經濟發展,熊本縣在日本國內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僅推出的前兩年就帶來了1232億日圓的收入。熊本熊不僅在日本國內掀起“吉祥物”的熱潮,在國外也大受歡迎,就是在中國,想必很多人的手機里都存著這只賤萌黑熊的表情包。
熊本熊的走紅,是創意和營銷的雙贏。
熊本熊的誕生
2011年,新干線九州線正式開通。沿線的熊本縣想要借著這個良機發展經濟,可是熊本縣本身是個農業大省,除了土特產和一個熊本城,沒有什么其它能吸引人的東西。于是有人提案通過吉祥物的方式來宣傳熊本,這個想法在當時可以說是想當異類,因為以前只有商業產品或是球隊有吉祥物。但是縣知事蒲島郁夫果斷接受了這個提案,還請來了小山薰堂和水野學做設計營銷策劃。
熊本熊一身的黑色源于熊本縣的標志建筑,號稱日本三大名城的熊本城。和以白色為主調的名古屋城、姬路城不一樣的是,熊本城是以黑色為主。而熊本熊那兩坨圓圓的腮紅則是代表著熊本縣“火之國”的稱號,熊本縣境內阿蘇山是座活火山并且有世界上少見的完整破火山口。
當然,熊本熊的設計創意還不止這些。四肢短小、胖乎乎的管形身材充滿著可愛的治愈感,很容易讓人接受;一臉囧傻呆萌更容易獲得好感。做成人偶的熊本熊還有個軟乎乎的圓肚子,看上去就想摸一摸~
事實上熊本熊的外形設計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間經歷了兩代“整形”,讓熊本熊的形象更親民、更受歡迎,現在我們看見賤萌熊本熊其實是第三代。
熊本熊的艱難出道
設計好了形象接下來就是準備推廣的事情。為了讓大眾更容易接受熊本熊這一形象,設計者還為熊本熊塑造了“性格”和“身份”。熊本熊的性格有多賤萌蠢萌,大家的表情包說明了一切。至于身份,作為熊本熊的經紀公司,熊本縣政府十分慷慨地授予了它公務員的身份,甚至成為了熊本縣的營業部長,地位僅次于縣知事、副知事(相當于省長、副省長)。這樣,熊本熊就不僅僅只是個虛擬的卡通形象,而是一個讓人感覺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
為了讓熊本熊一出道就能一炮而紅,熊本縣政府也是足夠心機。熊本熊初次登場不是在熊本縣境內,而是在大阪的街頭和工作人員一起發名片傳單。然而只是發傳單效果不是很好,于是熊本縣政府又策劃了“熊本熊失蹤事件”:因為嫌棄在街頭發傳單太辛苦,熊本熊玩起了失蹤,熊本縣知事召開記者會懇請大阪民眾幫忙尋找熊本熊。
不過當時熊本熊并不出名,大阪市民對這次營銷也不怎么買賬。不肯認輸的熊本縣政府又想出來另一個“歪招”:把熊本熊送到大阪的搞笑藝人聚集地“吉本興業”培訓,讓熊本熊學習大阪人的搞笑方式,力爭能戳到大阪人的笑點。這一行為相當于把南京青奧會吉祥物“五彩腰子精”送去德云社學說相聲。去“吉本興業”這一入鄉隨俗的做法大大地討好了大阪人民,而且熊本熊還因為和搞笑藝人合作而蹭著上了幾次電視,知名度大大提高。
熊本熊的走紅
為了更好的宣傳和推廣熊本熊,設計者小山薰堂和水野學非常慷慨地提議對熊本熊形象的使用進行免費授權。只要能通過熊本縣政府的批準,證明自己的商品可以宣傳熊本縣或是為熊本縣帶來經濟利益,熊本縣政府就會免費授權商品使用熊本熊的形象。一時間幾乎所有熊本縣的特產的外包裝上都印上了熊本熊呆萌的蠢臉。
就算是熊本熊走紅變成大牌之后,熊本縣政府依然是采取免費授權的方式,讓熊本熊的形象能走得更高更遠。你以為熊本熊只能“代言”土特產嗎?
熊本縣政府還給熊本熊開通了臉書和推特賬號,在社交媒體保持和粉絲的高頻率親密互動,這就是所謂的“粘性”吧。通過社交媒體,隨時發布熊本熊的行程和動態。不僅如此,熊本縣政府又再此策劃了一次“失蹤”,只是這次不見的是熊本熊的兩坨腮紅。這次營銷活動不僅上了電視開了記者會,熊本熊甚至去了東京都警視廳報了案……確實是戲精本精了。
這次營銷不只是單純地給熊本熊炒作名氣,真正的目的是要讓大眾了解“紅色”對熊本縣的重要性。通過這次營銷,熊本縣推廣了不少“當地的紅色”特產,比如西瓜西紅柿紅酒,當然還有熊本最有名的馬肉,有人估計這次營銷帶來的廣告效益大概有6億日元。
熊本熊這個形象,從最初設計開始就蘊含著無限的創意,對于熊本人來說司空見慣的烏黑熊本城和阿蘇火山,可以變成可愛蠢萌的熊的形象。熊本熊之前的吉祥物就僅僅是個“吉祥物”而已,而熊本熊不再只是一個片面的二維形象。通過各種不走尋常路的創意營銷,熊本熊變成了一個立體生動的角色。
最后放幾張16年熊本地震的時候,中國和臺灣網友繪制的加油圖片。講真,如果不是這幾年熊本熊大火帶動熊本縣的知名度,可能很多中國人都不會去關心熊本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