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感悟:噓,別吵,我在學習

噓!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學習使人進步。”

“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

學習的重要性不用你說,我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從小老師、家長在耳邊念叨得都快起老繭了。你看我每次學習前都準備好一切,學習用品、吃的、喝的,甚至眼藥水和提神的風油精我都準備了,可見我有多熱愛學習。

對學習環境我也有嚴格要求,家人一有大動靜我就會大聲提醒:噓!別吵,我在學習呢!

然鵝,說了這么多,我的學習效率卻不高,堅持的時間也不長……典型的形式大于內容。


圖片發自簡書App


why?

細究原因,《瞬變》這本書給出了答案:理性和感性天平失衡,導致了我們行為的失控。

書中介紹了關于改變的三個內容:心理模型、行動步驟和改變技巧。每個部分都很有意思。

心理模型

有個著名的心理模型的叫【大象和騎象人】,準確描述了人們改變困難的狀態。模型中人們感性的一面是大象,理想的一面是騎象人。騎象人想要控制大象前進,大象卻不配合,于是方向總是出現偏差。想要改變,需要兩者之間形成統一,互相妥協、配合。

圖片發自簡書App


行動步驟

回到我尷尬的學習問題上,我這么熱愛學習,學習卻無情拋棄了我,無視我們十幾載的感情,如何挽回愛人的心?在線等,急!

又問,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幾步,答:三步。

同理,讓大象乖乖走路,也需要三步:提示騎象人;激勵大象;營造路徑。

還是以學習為例。首先,我們得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當選擇太多,又沒有計劃,我們就容易原地不動,甚至陷入困境。此時,不妨停下來,理清下思路,我要學什么,一次學多少,怎么安排?

其次,加強緊迫感,迎接恐懼。“沉溺生活的人沒有死的恐懼。”掩耳盜鈴,假裝自已會長命百歲的人缺乏緊迫感。逼真想象自已彌留之際的情形,是塑造自我的好方法。克服恐懼,哪怕是再小的恐懼,也會增加你的自信心,有助成長。

最后,創造有利于學習的環境和氛圍,這點我似乎一直做的不錯(厚臉皮)。

圖片發自簡書App

改變技巧

1、追求快樂

研究發現使人能持續學習的動力是快樂,而非目標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在做一件他認為開心的事時,效率和持久力都會很高。比如,我喜歡文科,學習文科一點不覺吃力,到了最頭疼的物理每次都覺得自己去了半條命。

2、點滴改變

一口吃不成胖子。點滴改變,能量變成質變。一次性給自已制定一個過高的目標,一旦完不成不僅會大大打擊自信心,還會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化整為零的思維。把大目標切割成一個個小目標,每天完成一點,進步一點,不知不覺你就發生了巨大改變,而且不累。

3、自我肯定

厚著臉皮多夸夸自已,不僅能獲取正能量,還能減壓。這點臣妾做的也是極好的,你呢?

我要滾去學習了,債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