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總結大會上,她居然覺得自己聽懂了那些數字背后的含義,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跟上了經理的思路。這在以往兩年的工作生涯中很罕見。今天的會議跟以往兩年所開的上月月末總結大會很不同。之前,她盯著那些冰冷的KPI完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每月被這些指標追著跑,覺得心好累。而今天,從經理的只言片語間,她覺得這兩年多以來她獲得的東西是時候總結一下了。羅列出來,權當心得。
1 郵件寫作,分點陳述,列出主次
會議上老板用一張PPT做范本跟大家梳理了一下普遍存在的郵件寫作中的問題。她記起來老板曾經跟她說過,她寫的會議記錄,一眼望去,密密麻麻,沒有重點。那次會議是為了討論有關代收代繳的稅務問題而開。她作為負責區域的會計跟老板還有稅務組和財務分析組的同事一起開會,擔任會議記錄員。她事無巨細寫下會議上討論的每一個問題和環節,并且標黃了每個問題負責人員的名字。洋洋灑灑數百字的郵件成型,可是這成了商務寫作的的常見錯誤。
商務寫作并不需要像記敘文那樣起承轉合,大段描述,只需要簡單直白,信息明確。會議記錄要去掉那些繁復文字所呈現的“假把式”,做到沒有參加會議的人員一看就知道會議討論了哪些問題。
會議記錄需要發給各個財務經理以及財務總監,閱讀一封郵件的時間只有不到10秒。而你的郵件便是你在他們面前的形象和工作能力的展現,需要在10秒的時間精準傳達信息而不是讓他們去找信息。之后她的會議記錄都用了如下格式:
2 積累能力
這永遠是職場生存的第一準則,可是如何積累,她總結了三點
001 努力
全組人員一起查看每個KPI 的時候,老板說這次的半年結賬,所有指標都達到了,大家辛苦了。她看著屏幕上的百分比數值,想起來剛剛接手這個區域賬款時的自己。頭三個月,每個月的月末總結大會上,她的區域都沒有達標。區域大,單子多,賬務繁雜,她剛接手也沒有頭緒,每天被回不完的郵件追著跑,月底被各項指標折磨到憔悴。剛開始,她只有笨辦法,就是加班,就是花時間。晚上把筆記本帶回家接著回郵件,周末也去公司。還發了條很矯情的朋友圈“周末辦公室也是有人的,比如清潔工和我”。她知道當時的自己還沒有找到竅門和技巧,那么她的辦法就是花時間死耗。她很感謝當時的自己,因為傻傻的努力最終還是讓她接下了那么大的一個區域。
002 尊重自己的能動價值
在今天的月末大會上,老板看著KPI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有人知道這些KPI背后的邏輯嗎?”經理說:”我們每個月看這些數字,是為了科學的管理我們的工作。這些數字能反應出來我們的財務流程上是哪里出了問題。如果你沒有達標,那么去找到背后主要的原因。如果是供應商的問題,我們開會跟那家供應商談,如果是物流組的問題,我們就提出來讓他們去改進。這個問題下個月不出現,你的指標自然就達到了,而你自己就可以避免一筆一筆業務去查看原因查找問題的工作量。”
她記起來去年年底的時候,11月了,她負責的區域一堆擠壓的發票沒有處理,很是著急。她沒有頭緒,只是找出來了問題可能在物流倉庫那一塊。她去找老板,坦白地跟老板講她的區域有很大的問題,她不知道咋辦,能不能幫忙組織個會議跟物流那邊梳理下情況。她的老板拿出了張A4紙跟她說我給你畫個流程圖,不然你不知道跟他們說什么。于是第一次,她從老板那里知道了整個工作的流程,從簽合同到收貨到付款,經手的有哪些小組,可能出現問題的節點在哪里。
她很感謝當時的自己兩點:首先她去找了她的老板反映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她知道自己可以通過組織會議的方式跟所有相關人員討論問題。雖然問題一次會議解決不了,但是她卻有了思路。她覺得一開始自己是被KPI追著跑,到后來,她梳理清楚了流程,了解了KPI的邏輯,便知道了如何去管理自己負責的區域。所有的問題于是就在掌控之中,她知道每個月的情況,知道KPI控制住了,而不是每個月指標好不好,聽天由命。
自己是有能動價值的,在崗位上不是死做,蠻做,而是你去找方法,去知道如何管理你的工作。
003 分享
這里包括兩點:聽他人的分享與和別人分享自己
每一年,公司內部都有各個小組的分享會。介紹自己小組的工作內容。這對于樹立全局觀,把自己抽離出狹隘的崗位,放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去分析工作而言十分重要。
可是頭一年,她每天忙于各種手頭事物,沒興趣去聽。2017年開始,公司的這種分享增加了各個小組經理的個人成長分享環節。她突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一場都去聽。即使當天的任務量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她也愿意先花時間去聽分享會。
聽了幾場覺得大有益處。從這些再公司工作了5-8年的前輩的個人經歷上,她聽到了公司的發展與變遷,她聽到了前輩的經驗與技巧。她知道了他們在自己這個階段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她聽到了前輩的建議。她了解到了在經理這個職位上她們想要怎樣的員工,她也了解到了經理們跟別的公司開行業會議時獲得的訊息。這些東西,沖到了她的腦海里,她就像海綿一樣吸取養分。
因為這些東西,使她抽離除了自己,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思考。
所以,她在今晚決定寫下這篇文章,總結一下她這個職場兩年不到三年的小白學到的東西。一則,總結對于她自己而言很重要。二則,她在嘗試分享。
3 向前輩學習
她始終記得自己剛接手這份工作時感受到的那種:我是這個組最白癡的人的感受。于是她索性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白癡。好處就是,每一天,無論跟誰說話,都能學到東西。
那一段時間,她不斷地問組內同事各種問題,索性就跟經理申請把工位搬到了組內大神的工位旁邊。然后每一天都在一份叫“筆記”的Word文檔里更新自己遇到的新的案例。她知道她是有點厚臉皮的,因為這樣非常打擾那位大神。可是她也覺得自己很是有些運氣,因為大神脾性很好,一直很耐心地回答她的問題。
還有就是你的直屬經理就是你最該用好的前輩。因為你所有的問題她都遇到過,而且在她的經理生涯中她已經解決過無數次。于是一定不要害怕向你的直屬經理問問題,你遇到的解決不了的情況,她能提供給你的思路是很有效并且能直接解決問題的。
這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她知道了一本書《一個廣告人的自白》-大衛·奧格威【美】。這位38歲創業,用3年時間把廣告公司從營業額0做到900萬美金的媒體人,分享了自己成功的心得體會
1 去掉假把式
2 練就真本領
3 與高手同行
她好慶幸,自己在28歲的時候就體悟到了這些道理。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數。一個工作不滿3年的職場晚輩,希望自己的分享有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