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把一些做不好的事情歸結為興趣,也不過是為能力掩蓋了一層名叫借口的“透明布”,這塊透明布下覆蓋的東西,除了自己,誰都可以看見。
以前有一門專業課叫c++,當時有不喜歡這門課的感覺,后來跟一好友說了自己的真實感受,說,哪怕是真的不喜歡,我也得先愛上它,把它做好。我沒喜歡它也是因為我沒投入足夠的時間去學它。后來也僅僅是努力去學了而已,就足以不討厭它。
朋友說:我們有一種
愛上不喜歡的事物的能力。
其實哪是愛上事物的能力?只是不愿意給自己找借口。能做的好但不喜歡做那是興趣問題,但做不好且不喜歡那就是能力問題了。
一個朋友,大學期間學的電子專業,說是不喜歡本專業,開始學習編程。他的話語里顯示的是對編程無限的熱愛,然而當快畢業的時候,說編程又不喜歡,現在也不知道喜歡什么。說還年輕,可以嘗試很多,可實際的做法是,干一行扔一行,美其名曰愛折騰,背后何不顯示自己的操作系統本身存在的問題。哪怕有一項自己會做成的事情呢,哪怕曾經成功過一次呢,哪怕小小的事情。
更重要的事情不是干什么,而是先把什么更重要想清楚。喜歡這件事更重要,還是把它干好更重要。
人們總說自己的真正興趣在別處,其實是因為他們還沒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
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干一行愛一行。先把它做好,學最少必要的知識,通過踐行,獲得進步與成長,這時候,似乎喜歡與不喜歡也沒那么多注意力去關注了。
今天的問答中比較受益匪淺的是“虛擬機”,我們竟然可以從計算機系統上找到人類遇到困難的解決思路,萬物又是相通的。
如果遇到了思維不同頻的,又不得不有些交集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開啟自己的虛擬系統,創造一個對大家都好的有利局面。放了別人,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