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大鼻子好可憐。大鼻子是生活在舊社會大上海的一個小流浪漢。他沒有了爹媽,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大鼻子是別人這樣叫他的,可以說是給他起的外號。這樣一個小孩子成天鉆在垃圾堆里撿吃垃圾,他的生活是很凄慘的。我下崗多年,生活上一直很困難,我怨過:生活咋對我這么不公平呢?看了大鼻子的故事,我覺得自己其實蠻幸福的。生活上雖然有過一點相似的經歷,但我沒有苦到那種地步。
這樣的一個流浪漢,他最需要的是錢。當真有這么一個機會可以“貪污”別人的錢時候,他卻猶猶豫豫反反復復,一會拿著錢送到衣袋口,一會又放回去,不敢把錢一下子直接裝到衣兜里面。這說明人都是有良知的。那是他所熟悉的看公廁的老太婆有事需要離開請他代為看管和收費。他那時良心上有斗爭:該”貪污“ 還是不該”貪污“ 。最終他還是撒了謊,”貪污“ 了老太婆的錢,是啊,一個整天挨餓的小流浪漢,你能期望他的覺悟有多高呢?
這樣一個可憐的流浪漢,上帝對他也是有恩典的,他可以有“掙錢” 的機會。例如,他可以跟在青年男女身后討得銅子,黃包車上坡時跑過去幫忙拉一下,邊拉便向車上坐著的人說:“老爺(或太太),發發好心!”雖然“下賤”,但也能讓他活命吧,不至于餓死。
茅盾筆下的這個小流浪漢,他有一點可愛和頑皮。他不是一般的小流浪漢,他有更高的追求。在從看廁所的老太婆那里得到了幾個銅子之后,他不時立即去買東西吃,而是去租小人書看。可見他蠻有童趣,是一個有“個性”的流浪漢。
這個小流浪漢還是一個有思想有判斷力的小流浪漢,而并不是一個毫無頭腦和思想的白癡。當他走進游行隊伍中的時候,游行隊伍中發生了沖突,他看到巡捕和游行的青年打起來了,他想,他自己常常被巡捕打,現在那兩個人也被打,他自己是好人,所以那兩個也是好人,好人要幫好人!
茅盾把寫單個的人同社會事件結合起來,把小流浪漢融入到社會群體當中,有可能他的未來就不再是那個單個的可憐的小流浪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