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閨蜜的朋友本科畢業時,找了一份文案編輯的工作,每個月工資5000多,同班同學大部分都是3000多。
因為是一家小公司,工作量并不大,每天運營把準備好的文章給她,稍微調整一下排版發出去就沒什么事情了,空閑時間很多。
畢業前她就在這家公司實習,索性就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個單間,自己每個月的工資足夠支付了。
住得近不代表上班就會早到,大部分時候她都是打扮的漂漂亮亮踩著點到達公司,上班沒事情的時候就刷刷微博逛逛淘寶,她的口頭禪是“我現在狀態挺好的,維持現狀就可以了”。
公司最近幾年發展的不錯,需要挑選幾個人去進修半年,進修期間工資只有3000元,本來她所在部門的領導挺看好她,姑娘有股機靈勁,聰明,參加培訓之后職場生涯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公司里的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都很積極,工作都比之前的效率提高很多,唯獨她還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部門領導看到她這個樣子很是心痛,也找她聊過,不管用。半年之后,
出去進修的幾個年輕人回來之后都成了公司的骨干,帶著自己組建的團隊幫公司開疆擴土,短短半年時間工資已經成了她的10倍。
2年之后因為勞務合同到期,公司以發展為借口將她裁員了。
《月亮與六便士》中說,我用盡全力,終于過了平凡的一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即使維持現狀也要使出全身力氣,才能做到目前的灑脫不羈。
2、
表弟上中專的時候想專升本,同宿舍的同學在組團打游戲的時候他在圖書館,班里男生爭著在班花獻殷勤的時候他在圖書館。
室友譏諷他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書呆子,還沒有我畢業找份工作掙得多,天天泡圖書館裝什么B?
畢業后靠著家里的關系,那個室友進了一家外企,經常在班級群炫耀自己做的少,拿的多,月薪6000,說完還不忘挖苦正在準備成人考的表弟。
表弟很爭氣,本科畢業之后又考了在職研究生,邊工作邊讀研,等到研究生畢業拿到畢業證書,表弟跳槽去那個室友所在的外企參加面試。
300人只錄取1人的情況下表弟成功晉級,成為最后的贏家,而且一進公司就是那個室友所在部門的部門經理,月薪1.2W不含年終獎。
他的那個室友還在做幾年前6000的工作。部門聚會時,表弟是不是的diss他一下,看著室友臉紅脖子粗的樣子,表弟內心在竊喜。
身邊總會有那么一些人,自己滿于現狀,不求上進,看到別人努力會擺出一副“你努力你就是傻×”的姿態。
3、
有位職場前輩,給別人做職場咨詢時,會經常遇到一種類似的情況。
琳琳是她眾多咨詢者中的一位,重本畢業,在一家有名的世界500強企業,工作一年之后,公司要提拔她做部門主管助理(部門主管候選人),她卻問職場前輩自己要不要辭職。
原來部門有個老前輩,平時人很好,業績在部門不算拔尖,也不會是墊底的那個。但他有個習慣,總是會在琳琳斗志昂揚的想好好工作沖業績時,裝作不經意的說公司的“不是”。
有次公司給新人開完培訓會,琳琳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正向欣欣向榮方向發展,旁邊的那位老前輩似笑非笑之后補了一句,“還是新人好騙,就喜歡聽畫大餅,公司說什么聽什么...”。
斗志昂揚的琳琳瞬間尷尬了,訕訕的笑笑回到了自己的工位。這樣的次數多了琳琳開始疑惑,前輩來公司這么久了都沒有很好的發展,是不是當初自己的選擇錯了。
職場前輩稱琳琳的那位前輩同事是“職場囚徒”,所謂“職場囚徒”是指既不會正面宣傳公司的形象,而且還打定主意繼續留在公司——他們非但不努力工作,而且還不去另謀高就,既缺乏進步的動力,也沒有離開的勇氣。
進入職場,我們就應該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遠離“職場囚徒”,只會讓自己的職場越走越寬。
不管是生活還是職場,我們都應該去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背叛永遠都不會出現在自己的努力和上進身上,身邊形形色色的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生命中的過客而已,不必太在意,畢竟你的努力只和你自己有關,和他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