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病。”
注
【改之為貴】,陳榮捷注,《論語·子罕篇》第九,第二十三章:“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鄧艾民注,參見《悔齋說》:“悔者,善之端也,誠之復也。君子悔以遷于善,小人悔以不敢肆其惡。惟圣人而后能無悔,無不善也,無不誠也。然君子之過,悔而弗改焉,又從而文焉,過將日入于惡。小人之惡,悔而益深巧焉,益憤譎焉,則惡極而不可解矣。故悔者,善惡之分也,誠偽之關也,吉兇之機也。君子不可以頻悔,小人則幸其悔而或不甚焉耳。”
筆記
悔悟是去病良藥,然而只有悔是不夠的,必須能改,只悔不改,便要文過飾非,病還要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