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拿到駕照,算是完成了2017年度最后的一個小目標。從報名到拿證,漫漫10個月,中途算不清的起早趕路、疲憊練習、屢戰屢敗,終究換來目標達成的成就感,深感都是值得。在這個時候記錄經驗和心情,也算留作一點紀念。
學車這件事,很早就有人勸我啟動,但始終不曾開始。一來滿足于騎著小電驢在城市里自由穿梭,不受擁堵、停泊的束縛,二來也從未認可車是必須要有的面子問題。直到和朋友出國自駕旅行,優渥的駕車環境和更隨心支配的旅途安排,確實深深打動了我。車,在擁擠城市里未必要擁有;開車這個技能,還是得獲取的。
于是在2017的念頭,便下定了用這一年拿下駕照的決心。離開校園頗久,對于集中學習、緊張備考的狀態已經很是陌生。因而過程崎嶇,但最終能在最后一個月達成,想來有幾方面的關鍵因素。
找個好師父
其實學什么東西,引入門的老師并不是關鍵,關鍵是方法和竅門。而一門陌生技能的訣竅捷徑,恰恰是掌握在前人高手的手中。這就讓一位靠譜的、懂得研究方法的師父,變得格外珍貴。
駕校教練一度是網上被妖魔化的一個人群,毒舌,嚴厲,不管男女學員總能被他給罵哭。幸虧,我的駕駛教練并非如此,和善耐心是第一印象;熟悉了之后,幽默風趣更是日常設定;總體來說,師父在教車這件事上極為專業認真。他在科目二上的戰略,是輕重緩急,一上來重點訓練倒車入庫,等這一項十拿九穩了,離合、車速、方向盤的控制,也已經駕輕就熟,再去做別的項目就容易很多。而科目三變換成嚴苛的電子考之后,生生感覺到他教學方法的變化,又是自己電腦繪制考場路線項目圖,又是帶著學員一個個操作熟練到位。是真的可以感覺到,他是動著腦子在教學,因而考前模擬完了我跟他說,看別人家教練教出來的學員,開得真叫一個爛。師父嘴上不說,臉上卻是得意的笑。
他常說他希望自己教出來的學員,是拿到證之后,就有能力自己開車上路的。想到第一次去駕校練車,學了換擋和離合,便被師父要求和別的兩位同學一起開車回去。盡管師父在副駕全程幫忙把方向踩剎車,驚詫的我們還是一路懵圈。但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實戰,3、5次之后,我們便都已經有了路感和車感了。
實在慶幸沒有自己盲目找一個駕校報名,而是找朋友的朋友介紹,找了一個靠譜的好師父,他的經驗和專業,是學成的最大財富。
一鼓而作氣
但其實師父也有掉鏈子的時候。可能和相對自由的職業作息有關,我發現駕校教練們對于時間和計劃都特別隨意。初學時,就遇到了好幾次的臨時生變,讓我在清早的瑟瑟寒風里苦等,很是受挫。
到后來,也就習慣了,坦誠接受學車是需要all in的一件事,做好了很長一段時間里,雙休日無法自由支配的準備。沒有懶覺,沒有豐富的業余,有時工作日的早晨也要抽出時間來;還有舟車勞頓,一開始是待師父開車來接,一車近10人,一路便就有1、2個小時,而后變成地鐵轉車,騎車到站半小時,地鐵1小時,開車再有半小時。就算到了練車的時段,人多的時候,總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要靜候別人訓練。陽光明媚的大好時光啊,統統浪費在這些顛簸的路程、等待的時間。
這種狀態是很容易讓人打退堂鼓的,還好我似乎是個天生激進的行動派,凡是決定要做的事情,總是能夠義無反顧的投入、堅持。一起學車的同事也被我推著走;后來幾次考試不通過,師父師娘也只嘆我的運氣不好,畢竟平日里足夠勤奮,沒有什么可以指責。
我也覺得,要不是有這種一鼓作氣把它搞定的決心,差一點就沒法在自己的既定時間里完成任務了呢。
擺正好心態
一鼓作氣的另一面,就是心急慌忙的焦躁,還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盡管很努力,并且每一次參加考試前,自己和旁人都對我極有信心,但我的考試經歷并不順利。兩次科二,三次科三,怎么說都不算是一個好的表現。甚至現在都可以回想到頭幾次不合格時,連續好幾日的挫敗和不甘心。
尤其,第一次科三,因為是人工考的末尾,好多只完成了科一的人,跳過科二便來搶科三考試的名額,反倒讓我這樣老老實實按順序考的,足足干等了三個月。好不容易換了個偏遠的駕校,抓住人工考的尾巴,前一天練得順順利利,考時卻遇到一路停阻的車,還有判罰特別嚴格的考官,當時被告知不合格的感覺,仿佛一瓢冷水澆了下來,這么多辛苦都變成了白費,并且錯過了這最后的一個有把握的機會,此后就是生死未卜的電子考,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師父師娘師兄還有同事家人都安慰我,人工考嘛,有很多運氣的成分。但自責懊惱和茫然一直壓在心口,像那天陰沉的天氣一樣沉重。
好在抑郁不過一天,隔日清晨跑完一圈五公里,多巴胺就重新把正能量帶回了身體。再戰好了,有什么大不了,就不信電子考能難到哪里去。
后來發現,科目三電子考真的不難,但極講究細節和應變,還有對流程的熟悉程度,稍有一丁點兒不注意,便全盤皆輸。我第二次的科三失利,便是錯在流程細節的把控。有一些細節,甚至是師父都未必知道的問題,統統被我撞上。但這次就沒有那么失落,嘻嘻哈哈一笑,總結經驗教訓,等著10天滿了再報名。
那次考掛之后的一次練習,開得極差,總是忘退1擋,總是不記得一路上的項目。被師父難得地罵了幾句,說我總是那么心急慌忙地操作,難怪總是在關鍵時候出錯。被罵得很開心,覺得完全抓到了自己的癥結,可不是因為總是因為心急,總想一定要過,反而忘記了開車本身,就容易在細節上犯錯了。
后來的考前練習,比之前任何一次都來得令人滿意。師父隨機出指令,甚至加大難度,都可以從容完成。全程開著模擬器驅車20公里,也不會有速度檔位不匹配的情況。心態上,不敢太大期望,告訴自己放平了去做就好。
結果有驚無險。被分配到不熟悉的路線,中途有意外的社會車輛打擾,都能夠從容及時地調整操作,不出差錯。結果呢,就圓滿地滿分通過。
細想這幾次的波折,不存在運氣,所有的壞運氣,只因為你自己的心態沒有調整好,你自己的實力沒有練就。當你爐火純青的時候,一切突如其來的狀況,都可以一一化解,自然不存在什么壞運氣。
雖然辛苦,這將近一年來的學車經歷卻是在離開校園后那么多年,難得一次對自己進行梳理檢驗的體驗。職場閱歷讓我不再只是淺層地去看待成功失敗,而是能分析提煉出其中反應出來自己個性上的優勢和弱點,對于今后的工作生活挑戰,也是頗有自省的價值。
2017就要完結了,2018還要挑戰自己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