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在床上不想起來,一個個查看社交軟件,最后,打開了扣扣空間。
我像滑動微博一樣滑動著扣扣空間,像點開喜歡微博一樣點開我感興趣的人的說說,不同的是,扣扣空間上都是曾經存在過一定關聯的人,而微博熟悉的人少,更多的是我感興趣的微博大戶?;税雮€小時,從昨天看到了前天,那么多人說了那么多話,陌生的好像我們不處在同一個城市,校園,寢室一樣。
我不記得我是什么時候開始脫離了扣扣空間這一塊小天地的,大概是人加的越來越雜亂,想說的話最后不想說,大概是發現了微信這個稍微更親密又更隱秘的小天地,大概是零零后崛起,作為九零后的我的自動下架吧。
回想從高中時候養成的愛看大家發的說說的習慣,那時候每幾分鐘就要刷一次空間動態,生怕錯過了一條重要信息。那時候我和他們也是在同一個校園,在同一個班級,在同一個寢室,即使天天生活在一起可還是如此的害怕錯過任何一條信息。那時候太患得患失了,太害怕遺失在人群中,被忘掉,太害怕和大家相處時卻不知道說些什么,因而努力的刷出存在感。
那現在呢?誠然,我都忘記了自己是怎么戒掉空間的。戒掉空間之后,我確實少了很多對大家的感知信息,我確實常常像個老人一樣被教導怎樣玩某個應用,我確實生活在了自己的小世界,但我卻更安然。
我安心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看看天,發發呆,思考思考,像個詩人但并非詩人一樣的生活,更喜歡將時間用在走走路,聽父母爺爺奶奶聊聊他們當年的光榮歷史,偶爾也文藝的看看書,寫寫內心的感受,重新翻看經典的老電影。
我甚至把時間用在拼拼圖,燒開水和大把時間睡覺這樣的無聊事上,我常常感嘆,我哪里是當年被老一輩花式吊打的90后,顯然,我乖的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