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33? 胡燕兒
《如何給孩子讀繪本》之在繪本中打開眼界
繪本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它無限的包容性,激發了對繪本作家的興趣,會去搜索有關作家的資料,會好奇作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創造出繪本的。作家還有哪些作品,一一想去了解深挖的。
1.關于繪本作家維吉尼亞·李·伯頓
維吉尼亞 李 伯頓(VirginiaLeeBurton)1909年8月30日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牛頓中心。她的母親是個詩人、音樂家,父親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首任院長。伯頓從小就生活在充滿藝術氣息的氛圍中,在她童年時,人們聚集在市中心唱英格蘭民歌、圍著五月柱跳舞,父親的禮物不是玩具而是故事書。8歲時,伯頓全家搬到加利福利亞的一個小鎮,那里住著很多藝術家,鎮里有三座劇場,經常有各種表演、彩排。
雖然她得到與紐約的芭蕾舞團簽約的機會,但因為要照顧腿部意外骨折的父親,伯頓放棄了心愛的舞蹈事業留在他身邊。她在波士頓的一家報社找到一份給探訪各界藝術家的小欄目畫插畫的工作,領導她的是當時一位知名的藝術評論家。在隨后的兩年半中,她畫了大量當時杰出的舞蹈家和演員的速寫,為以后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1年與迪米特里歐斯老師結婚,創作了《約尼弗絨布》,被13家出版社退稿,疑惑時讀給兒子聽,解果發現兒子聽睡著了。后來開始以兒子為讀者對象來創作。
1937年創作了《逃跑的小火車頭》,深受大家喜愛。伯頓的作品中最受歡迎的包括:《逃跑的小火車頭》(1937)、《邁克?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機》(1939)、《小房子》(1942)、《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1943)和《生命的故事》(1962),其中《小房子》更是為她捧得了1943年的凱迪克金獎。她對每一部作品都要花費數年去精心制作,雖然文圖全部由她創作的作品只有七本,但她卻被公認為“20世紀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繪本作家”。
2.關于《小房子》
推敲文字→配畫→完成后↗劃分場景→再畫→把握兒童視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成的原圖→貼在畫室→仔細推敲→故事順暢→細節有否遺漏
通過交通工具的演變,開始介紹:“很久很久以前……”用孩子的口吻來開場白。
就這樣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岡上看風景,除了日月星辰和四季的變化,小房子還看到鄉村的景物隨著挖馬路、開商店、蓋高樓、通地下鐵……而一點一點地改變。結果,小雛菊和蘋果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都市的烏煙瘴氣和行色匆匆的人們。還好,小房子的主人的后代發現了小房子,把她又移到了鄉下,她又可以靜靜地欣賞大自然的風景了。
反復的細看細讀都有不一樣的理解,總能驚喜又發現一點之前沒發現的,多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