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本——第10本(遇見未知的自己)
時間:5小時
日期:2017.7.24
我是誰?
我叫黃海榮,來自廈門,目前在同安工作,是一個文員,有一個兩歲的孩子。
這些是我嗎?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我在訓練營是叫榕兒,在網(wǎng)絡上叫倪楿,哪一個是我——都不是真的我。
來自哪里,在哪里工作,做什么——這些不說隨時在變化,但卻是一定會變的,所以這也不是我。
我是一個妻子,女兒,母親,職員,同事。。。在社會這個大集體里面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哪一個能代表我——都不能,因為這些角色是外在環(huán)境決定的。
那我是誰呢?書中老人說的答案是——以上皆非。不能確認我是誰,只知道我不是誰。
想起一個姐姐說的:其實我們的思想很有意思,如果有意識的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腦袋一直在運轉,每一秒鐘都會有許多念頭出現(xiàn),你會訝異自己的想法怎么這么多,這么稀奇古怪。
我們總是會想要多賺錢,買大房子,有好工作,嫁好老公,生聰明寶寶,要漂亮英俊。可是有了這些我們會快樂嗎?會找到真我嗎?我們與真我失去聯(lián)結了,這些外在的事物只能帶來短暫的歡愉,歡樂過后無限空虛。
老人說我們不斷的去追求這些,是思想這個小我需要營養(yǎng),它要我們不斷的認同它才能存活,我們可以以一個臨在的意識去觀察它,不要批判,只是去觀察它。會發(fā)現(xiàn)腦袋的一些想法真實性有待確認,很多都只是一個想法而已,或是自己的投射。
里面講到能量吸引,我們所遇到的事情都是自己大腦的選擇,會遇見倒霉的事情是因為大腦需要痛苦的養(yǎng)料,只是我們不知道,因為這是潛意識做的。比如我認同自己是一個學歷比較低的,因為家里窮導致早綴學,把自己放在一個委屈的角色上。那我的大腦會制造出有類似情緒的經(jīng)歷來為它提供養(yǎng)分,上一次參加投資課程,最后的復盤總結,因為名額不夠放棄了我。這樣的經(jīng)歷數(shù)不勝數(shù),因為我的潛意識認同這個委屈的小我,當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它會讓我的大腦篩選出有利它成長的經(jīng)歷。
我們不斷的認同小我,讓它越來越強大,離真我越來越遠,最后迷失了自己。最近在訓練營被肯定得有點飄飄然了,早起其實自己也是很艱難的在堅持,早打卡也只是因為晚上時間不確定,不敢冒險。前面十天還未被發(fā)現(xiàn)時,心里是很平靜的,每天看完材料,思考一會確定題綱,一個小時寫完還是很輕松的。自從被大家認可之后,壓力越來越大,有時候腦袋都是空的,不知道該寫些啥,又得趕著時間。真是沒事找事,這時候的心態(tài)已經(jīng)變了,原來的悠哉變成趕著完成,為了完成而完成。其實是自己抵抗能力太弱,給點陽光就燦爛,能做到的戰(zhàn)友很多,這也不算什么,自己早起的經(jīng)歷自己知道,睜不開眼睛白天精神不好的時候怎么熬過來的。即使到了現(xiàn)在也不穩(wěn)定,經(jīng)常要加油打氣才能爬起來,鬧鐘一個一個的設置,關了又開,一不小心全關了連上班都會遲到。
最近放松一下,好好調(diào)整,專心看書,慢慢來會比較快。也很感激訓練營的戰(zhàn)友們,給我鼓勵和表揚,讓我能夠更看清自己,在以后的日子不要迷失自己。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