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

元旦結束離開的時候,我倒沒什么太多的感想。或許是因為來來回回幾次以后,一切都變得輕車熟路起來。也終于習慣了一個人領著行李箱行走的姿態。不需要太多的顧及。或許是因為內心知道十天后我又會重新回來,所以告別就顯得無足輕重。

重新回到學校的已經是傍晚了,好在火車和公交都沒有晚點,從揚州到乘公交車到火車站。穿越了大半個城市,揚州的城市一卡通已經升級到刷一次卡后,一小時之內換乘其他車免費的地步。好久沒有擠過公交車。好多地方已經換了面孔和招牌,也有好多地方如同多年前一般。沒怎么變,或者說在記憶里有些發舊。

那日陽光甚好,特別的溫暖。天空猶如透明的藍玻璃,被風打磨得前所未有的干凈。我在車上看著思修。火車掠過村莊,遠遠看過去一片荒蕪,大片大片的田野有著幾堆草垛,風吹起來的時候,在陽光里猶如飛舞著的金色塵埃。

回來后的日子就開始了復習,忙著去圖書館,忙著一遍一遍地背書和看書。不知道為什么那里禮拜在我的印象里過得尤為的漫長。期末的圖書館總是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我和丹妮總是隨便站在一個角落背書。一站就是一個上午,吃完午飯,再去站一個下午。在那里也會經常遇到璞石的那些學姐學長,打個招呼之后繼續低下頭來背書。累了就是找丹妮聊會兒天,抱怨著怎么還有這么多沒晚,我要卒。抱怨完了,繼續回去背書。

那些日子好像真的要以圖書館為家了,幾乎每天早出晚歸,實在太冷了,就去閱覽室里面待一會兒,翻看著各種近現代文學的作品賞析。后來學會了在口袋里放了暖寶寶。那時候口袋里總是溫暖的。

周三的時候,考完了《近代史綱要》,收拾東西,和小伙伴去了18號樓自習。其實也并沒有時間緊迫到那種程度,多半只是突然想體驗一下通宵的感覺。姥姥一開始還幫我們占好了座位。教室里原來人還挺多,后來都零零散散的走了。只剩下了我們四個。姥姥給我們買了紅薯,吃著特別的暖心。璞石曾經寫過那個賣紅薯的老爺爺,所以姥姥也和他比較的熟悉。那篇文曾經在推出來的那個夜晚,溫暖的無數的通大人。第二天晚上的時候,老爺爺問姥姥有沒有在18號樓自習,要送烤紅薯來。在冬夜里,被人惦記著也是一種幸福吧。只要有心,一個小小的紅薯也能溫暖一整個冬天。平凡生活里的小細節,是從烤紅薯的爐子里飄飛出來的點點星火。

不知道為什么那個通宵沒有想象里的漫長,餓了大家一起吃零食,累了大家就聚在一起說幾句話。然后繼續回去看書。窗外一片寂靜。黑暗仿佛吸收了一切的聲音,萬物靜默如謎。六點多的時候,我和丹妮,坦坦一起回去。天還沒有亮起,是黯淡的猩紅色。店鋪和路燈都沒有開,風從冷冷清清的街道上闖堂而過。

一行人去一食堂吃了面,下面的阿姨似乎很健談,一邊下著面,一邊跟我們聊上一兩句,“期末加油,再累也要堅持一下。”那個時候,覺得特別的暖心,即使是素不相識。但生命里必有溫暖的存在。吃著吃著就天亮了。

回宿舍的時候,黎明寂靜。天空中露出一小塊嬰兒藍。有樹響,貓從腳踝穿過,悄無聲息,眼睛異常明亮。回去睡了一個上午。中午繼續起來背書。

我記得在臨近考試的前三天還是下決心整理完了現當代作品選小說部分的所有內容,那天站在圖書館閱覽室里整理了三個小時腿站到麻,后來到夢琪的沙發上睡了一會兒,醒來看見丹妮在對面背著書。晚上我和丹妮坐在圖書館外面的沙發上,一邊看著計算機昏昏欲睡,一邊還互相提問著。好像剛問的問題過一會兒就忘了呢。回過頭來還要再看幾遍。晚上回去的時候,喝著熱騰騰的奶茶覺得整個世界都是溫暖的。

周六的時候在圖書館背餓了,分完了丹妮大喜來的桃酥,吃完了回去,繼續心滿意足地背書。那個時候覺得生活從來都沒有這么簡單過。回來開始看做聽力,做完聽力的時候已經一點多了,我困得不行,上床睡覺。他們的燈光還亮著。

不知道是哪一天,我們三個人集體在樓道里背書,坦坦在九層,丹妮在八層,我在七層。相互聽得見,卻也并不覺得相互影響。南通妖風陣陣,樓道里冷得要死。

最后一天考新聞學概論。那天晚上我們仨又去了18號樓,那個通宵顯得特別的難熬,又冷又漫長。每一秒似乎都過得特別的慢。我抱著丹妮的盛滿熱水的瓶子捂手,整個人半醒半睡,丹妮拿著我的圍巾蓋著,坦坦喝了好多咖啡,一直在后面背著書。將近六點的時候去食堂吃早飯,在那里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吃面的時候,整個人都慢慢暖了起來。天逐漸亮了,冬天的天空好像不是一點點亮的,而是一瞬間亮起來的,吃面的時候我還能在窗戶上看見整個食堂的影子,抬起頭時,已經可以看得見外面的輪廓了。

考完試以后,便回來睡覺,睡到昏天黑地,醒來的時候分辨不清晝夜。內心是考完之后的如釋重負。然后悠閑地起來吃晚飯。

回想起來這一個星期的歷程,有著前所未有的忙碌與充實。也有著前所未有的溫暖與感動。

其實我知道大學之后,很多人會有很多不同的選擇。期末考試前的那一段時間里,空間里都是那些浮躁的標語。很多人都是要著各種各樣的資料其實只是為了安慰自己惶惶不安的內心而已。而你們是真正一直陪我奮斗和努力的人,和我一點一滴地去付出。陪我一起背書,一起熬夜,一起復習,一起通宵。在這個浮躁而又充滿誘惑的社會里,可以真正沉淀下來,一直陪我堅持走到最后。

那記得那天早些時候,馬同學打來電話問我要考試了太緊張怎么辦,我說其實也沒什么呀,所以的努力都是平時的,你知道你平時的狀態,到最后它們都會匯聚成海。其實這話也有一半是對自己說的。那天他晚些時候發來消息,僅僅只有兩個字:滿分。

我們都知道最后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元旦在家的某一天和馬同學聊天,我站在陽臺上,看著灰蒙蒙的天空,不時有飛鳥掠過去。前面的那一條路還有造好,只剩下一片荒涼。他擠著地鐵,穿越了人潮,回到學校。我們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聊天,聊夢想,聊考研,聊讀書,聊努力。仿佛高考之后突然長大了許多。也許成長真的是一瞬間的事情。對于許多事情的見解不同了,也逐漸懂得了努力奮斗的意義。或許從小到大都是如此,習慣著努力,后來努力就成了一種存在的方式。至于為什么,也大概說不清。或許只是能讓自己更加心安理得一些吧。

后來便忙著收拾東西回家,元旦回家了一趟,所以并沒有什么東西好帶的,于是去圖書館借了十本書。此時的圖書館外已經沒有什么人了,只是閱覽室里還有還沒有考完的人繼續奮斗著。

第二天一個人乘火車回家,在火車上看完了2016年的第一本書,川端康成的文字里總有一種讓人心靜的東西。抬起頭來,暮色四合,外面像用鉛筆涂抹過的灰色。火車穿越了城市與村莊,掠過所有的熱鬧和荒蕪,終會抵達我要到達的地方。

早上起來的時候查到了分數,五門課兩門80以上,三門90以上。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你看,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

也謝謝一直陪伴我一起奮斗的你們。愛你們喲,么么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