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熱播劇話題王,在大家持續熱烈地討論羅子君、唐晶與賀涵之間的愛情時,我卻對劇中賀涵對子君說過的這樣一段話深有感觸:
“我認為即使是吃飯時間,那么也應該有效地利用起來,去做點什么或者學點什么。現在的工作、生活節奏太快,如果每頓飯都聚精會神地去吃,那不是太奢侈了嗎?”
的確,如今的我們要想在一線城市站穩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我們必須上班八小時高效利用,下班后的時間用于職場充電。但是,我知道這種拼命十三郎的狀態,卻是大城市職場中普遍的人生境況。很多人即使努力大半輩子,也依然無法走向人生中的職場巔峰,那么,有什么辦法能夠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創造力、提高學習效率呢?答案是有的。
萬維鋼在精英日課里分享過一本新書《盜火:硅谷、海豚突擊隊和瘋狂科學家正在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變革》( Stealing Fire: How Silicon Valley, the Navy SEALs, and Maverick Scientists Are Revolutionizing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 ),作者是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和杰米?威爾(Jamie Wheal)。
結合萬維鋼在精英日課里分享的這本書的內容與我個人的以往經驗,總結如下:
1.在頭腦中儲備大量的知識,多向優秀的人士、行業前輩學習是基本要求
數學家張益唐說過:“好的靈感離不開長期思考的積淀”。
我從事外貿銷售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很幸運與幾個特別優秀的同事們一起工作多年。親眼見證她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專業,能力超群的今天。通過不斷的觀察,與她們不斷地溝通,我發現她們有一點共性就是知識面特別廣,獵取知識的來源途徑也相當多。她們不會局限性并帶有很強目的性地只看某類書,或者只去專門瀏覽與行業相關的論壇。而是各個行業都獵取,去揣摩其他行業優秀人士在面臨類似或不曾遇見過的困境時,解決問題的思路又是如何。
只有這樣,儲存的想法逐漸增多,大腦就會自動地做各種連接。也許某一個連接就會把遇見的某個難題給解決了。就好比很多業余寫作愛好者只有在腦中有靈感時才會思路如泉水般涌現出來。無法做到專業寫作人士們那般,在任何時刻、任何主題下都會寫出寓意深刻的文章。對于業余寫作愛好者來說,其實他們所謂的靈感,只不過是突然遇到某個主題,是自己過去了解過,腦中曾經思考過的。而大多數的話題是他們未曾涉獵過,也不曾思考過,腦中儲存的信息量比較少而已。
2.心流狀態是提升創造型思維,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至關重要因素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們的大腦,萬維鋼在分享《盜火》這本書時提到,我們的大腦會在不同的狀態下產生四種腦波:
“β波”:對應前額葉皮層主導的理性思維,保持機警;
“α波”:對應白日夢,更平靜的大腦活動;
“θ波”:對應排除外界干擾的深入思考;
“γ波”:對應創造性思維的尤里卡時刻,也就是心流狀態。
當我們出神的時候,腦中的β波會減弱甚至關閉,人的緊張程度就會下降。另外兩種腦波,α波與θ波就會加強。
萬維鋼提到,麥肯錫咨詢公司2013年有個報告,根據歷時十年,針對大公司高管的調查,這些高管都說心流狀態可以讓他們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提升五倍。比如數學家張益唐,他想出孿生素數猜想證明的關鍵一步時,根據報道,他當時并沒有趴在桌子上做計算。而是在朋友家后院邊抽煙邊散步,只是想看看有沒有鹿,卻突然之間靈感來了,這也就是當你“啊哈”一聲,正在體驗著“尤里卡時刻”。
尤里卡時刻總是不經意的出現,經常是大腦比較放松的時候,比如散步、洗澡、或是半睡半醒的時候。所以萬維鋼在精英日課里說道:“創造力不是一個技能,而是一個頭腦狀態”。《深度工作》這本書,作者也提出進入深入思考和心流狀態,深度工作可以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從而提升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復制。
3.如何達到心流狀態呢?
《盜火》這本書說,出神體驗有四個特征:
1)忘記自己,2)忘記時間流逝,3)獲得豐富信息,4)做復雜的工作毫不費力,而且有強烈的愉悅感。
要想達到心流狀態,我們的大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關閉β波,也就是關閉冷認知,讓熱認知主導。以前有人研究過西藏的僧人,發現他們如果功夫深,可以在打坐中發出γ波。僧人打坐也就是瑜伽中的冥想。
萬維鋼說,美國現在非常流行“冥想”,有各種冥想培訓班。據說,參加冥想訓練八個星期,就能讓人的創造性思維水平顯著提高。關于如何訓練大腦進行冥想,市面上有很多書去介紹,也可參加培訓班。比如戰隼老師曾經推薦過的《用安靜改變世界》、《觀呼吸》等。
當我在訓練冥想時得出的一點淺顯的感悟是:
- 最好在自己狀態很好的情況下進行訓練,會提升得比較快。以往試過清晨剛睡醒或是夜間臨睡前都是因為狀態不佳導致昏昏欲睡。
- 原地不動坐好,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讓大腦得以放空。最初冥想時會覺得很糟糕,腦中會出現很多雜念。這時情緒不要受影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突然出現的各種想法上,要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只要堅持下去,內心就會慢慢平和寧靜,這也是在鍛煉我們的自控能力。
這是一個全民努力奮進的時代,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尋找學習資料,不到地去提升自己在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不僅需要意識到職場充電的重要性,更要學會怎樣正確地去學習。這樣才會達到穩步快速地提升自我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