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在微博看到這樣一句話----只因人在風中,離散不由你我,在那一剎那,心真的被拉扯了一下,真真切切地心酸。
? ? ? 活了不活二十年,但也結(jié)結(jié)實實地體會著相遇相離人去樓空的變遷。人真的太渺小了,被裹挾在時間的洪流之中,掙扎,妥協(xié)。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我們卻始終不去承認也不愿意承認--自己其實沒那么重要。人吶,太脆弱了。
? ? ? 我第一次產(chǎn)生離別這個概念,是在我姥姥去世的時候。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生死。生死,莫過于是這世上最切膚的離別,它意味著永恒,意味著窮盡一生的長度。那是最愛我的長者,十一二歲的我很容易把對父母的愛遷移到同樣那么愛護我的姥姥身上,于是那一年我把姥姥加上父母那份哭得傷心欲絕。
? ? ? 當我開始成熟點,羞于提起當年的貪生怕死。認了人老必有一死的無奈。而去年大伯的死卻如當頭喝棒,再次把生離死別硬生生擺到我面前。前后不過幾月,再見面便已是陰陽兩隔,太突然了。更可怕的是,這是一個信號----父輩這一代已經(jīng)開始老去。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信號,搡著我直面至親的生死離別。“父母總有一天會離開你”,這個總有的一天并不是那么遙遙無期,并不是你賴著不走這一天就能永不來到。上一秒,就在你抬起手時的指縫間,在你偷看著心愛的姑娘的耳畔,在你手指劃過手機的停頓,呼聲而過,啪嘰打在教室的后墻上,碎得稀爛。光陰的流逝從不停歇。那么,剩下的時間究竟還有多久?我不敢想,也不想去想。
? ? ? 又到一年畢業(yè)季。
? ? ?今日,我還依稀記得小學一個班集體哭得稀里嘩啦的樣子。那時的日子太長,長得包含了太多的回憶,我們只知道一個班的人就這么散了,卻不知道我們的童年在那個夏天,也就這么散場了。Ade。我們再也不會花一下午在沙坑里挖洞,筑起我們的要塞;再也不會那樣一整天待在外面,玩滑輪,自行車,圓卡,游戲王。。。甚至什么都沒有,只是在院里瘋跑也不會覺得無聊;甚至再不會看到,當年躺在草地上看到的星空。如今的我們,乏味而無趣,卻不愿意承認。無聊成了我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的理由,即使破天荒的出來,慵懶散漫打著哈欠也是常態(tài)。出來不確定玩點什么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而又不知在何時我們被灌輸了這樣的理念----消費才是娛樂,沒什么錢的我們自然也沒什么上的來臺面的娛樂方式,于是,nice,又多了一個宅在家里的理由。
? ? ? 等到初中畢業(yè)的時候,人們就不再哭了,那時的我們興沖沖地奔向前方,總以為自己成熟了,鄙視一切軟弱,裝出一副堅毅的樣子,以為自己什么都可以打敗。那時的我們,挺好,青春無敵。
? ? ?不知什么時候,日子變得綿密而又尖銳,不給回憶留下一絲余地,但是和你們的經(jīng)歷卻成為忙忙碌碌中的停靠,是島嶼,是港口,是具體。
? ? ? 其實,很多離別不像生死,不像畢業(yè),它并沒有明確的時間點。很多人很多事是慢慢淡出你的生活的,直到有一天,突然想起,卻連那個人的臉都想不起來了。其實這是幸運的。有些時候,我們是眼睜睜看著一段關系漸漸淡去,卻無力阻止,只能看著他從指縫流去。戀人漸漸敷衍的親吻,摯友只能禮貌的問候,因為我們都懂啊,有些事是無法強求的,又何苦讓對方難堪呢。
? ? ? 再回首,那些面孔是那樣的鮮活真實,卻又是那樣的遙遠,像一張張老舊照片。其中很多人,或許此生都不會再見到了吧?這個城市有幾百萬人,我們有幸相遇,參與了彼此的生活,留下些許痕跡,再分別,過程普通而又充滿奇跡。所以,所有那些溫暖回憶中弄丟的人們----見過你,很高興。
? ? ? 借用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人生如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