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毛澤東擔任國民黨開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繼續深入推動農民問題的研究。
2月5日,國民黨中常會第二次會議根據汪精衛的提議,批準毛澤東為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但這一年毛澤東的主要精力,是在農民問題上。
國民黨中常會決定繼續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此時已經是第6屆,開始擴招學員),設立農民運動委員會,以“研究農民運動之理論與實施計劃之指導”。委員為:林伯渠(主席)、陳公博、毛澤東、甘乃光、宋子文、譚植棠、蕭楚女、阮嘯仙、羅綺園。
3月16日,農民運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由毛澤東擔任。4月10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指派毛澤東、林伯渠、高語罕、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組成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考試委員會,對二十個省區選送的學生進行復試。
5月3日,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舉行開學典禮,由國民黨中央農民部部長林伯渠主持,所長毛澤東報告農講所籌備經過和招生情形。毛澤東在農講所建立了中共和共青團組織,積極發展黨、團員。
農講所學習期間,毛澤東除了講理論,還經常帶學員去農村考察,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9月1日,毛澤東為《農民問題叢刊》寫序言,題為《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文章指出:
“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
文章希望,有大批同志下決心去做組織農民的浩大工作。那么,該怎么做農民工作?毛澤東在文章中的這段話寫得太生動:
“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鄉村中問去,夏天曬著酷熱的太陽,冬天冒著嚴寒的風雪,攙著農民的手,問他們痛苦些甚么,問他們要些甚么。從他們的痛苦與需要中,引導他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向土豪劣紳爭斗;引導他們與城市的工人學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聯合戰線;引導他們參與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國民革命運動“。
9月11日,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毛澤東在畢業典禮上作總結報告。
中共中央此時對于農民工作
11月上旬,中共中央決定由毛澤東、彭湃、阮嘯仙、易禮容、陸沉、蕭人鵠和青年團一人共七人組成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毛澤東為書記,以委員一人常駐中央,另在漢口設辦事處,就便指導湘、鄂、豫、贛、川農運工作。
——在這一點上,中共當時推動農民運動的力度,還不如國民黨。
11月底(或12月初),毛澤東到達武漢,在漢口建立中共中央農委辦事處。同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籌商舉辦湘、鄂、贛三省農民運動講習所事宜。
12月17日,由漢口到長沙,參加湖南全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并準備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情況。
12月20日,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會和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聯合舉行的歡迎大會,在歡迎會上作《工農商學聯合的問題》演說,指出:
“國民革命是各階級聯合革命,但有一個中心問題。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就是農民問題,一切都要靠農民問題的解決?!?/p>
為什么毛澤東后來會找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這時候就已經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