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貞?!?br>
卦辭:在郊野聚會,吉。利于渡河。于君子有利之占。
卦象:六二與九五相應。上中正而下應和。
《彖》曰:‘‘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王弼注:‘’行健不以武,而以文明用之,相應不以邪,而以中正應之。君子以文明為德。‘’
——君子以中正之德大得民心也。
《象》曰:‘‘君子以類族辨物?!?/p>
王弼注:‘’君子小人各得所同?!?/p>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p>
——同心同德,何事不克。
《史記.管晏列傳》:‘’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 ,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心儀管仲絕世之才干,不以瑕疵害賢,悉心呵護之。夫鮑叔之賢合管仲之才,相互呼應,及二人之同心,遂‘‘齊桓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千古之絕調也。
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族人聚于大門外,議事也。無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族人聚集于宗廟,災而祈禱也。有危難之事。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設伏兵于草莽,登高陵為敵發見,大敗。三年不能振作。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登上敵人的城墻,連續作戰,直至勝利。
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后笑。 大師克相遇。
——先號啕而后笑。援軍至而大捷也。
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在郊外聚會。無悔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