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本書概要
馬修·威爾科克斯(Matthew Willcox),博達大橋廣告公司(FCB)決策制定研究所的創立者和執行常委。博達大橋廣告公司(FCB)是世界最早的廣告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早上市的廣告公司之一。馬修在品牌戰略領域已經有25年的從業經歷,足跡遍布歐洲、亞洲和北美洲。他服務過李維斯、美國藝電、希爾頓酒店集團、聯合利華、雀巢、殼牌和葛蘭素史克等大企業。
《暢銷的原理》,作者在書里總結了自己25年的廣告和營銷從業經驗,以及半個世紀以來人類行為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揭秘營銷的本質以及如何刺激大腦做出決策。
內容
一、營銷的本質
- 營銷的本質是:影響選擇,使事情變得直觀,讓別人輕易就能選擇你的商品和服務
品牌方針:想盡辦法找到用戶喜歡啥,再看看自己的商品有啥好的地方能夠迎合他們的喜好。
大腦方針:從大腦做決策的過程出發,去研究怎么影響消費者的每一次選擇,每一次營銷行為都是一次影響選擇的過程。
品牌的重要性也在逐漸降低,品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在下降。傳統營銷中的品牌方針逐漸變得不適用,應轉為以大腦決策為出發點的大腦方針。
二、刺激大腦做出選擇的方法
1)成為用戶心里的“老熟人”
先讓商品成為消費者生活中反復出現的“老熟人”,產生熟悉度,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制造 小驚喜和小新奇 讓消費者持續關注。
??:
在一個各種聲音混雜的雞尾酒會上,無論多么吵鬧,只要有人喊我們的名字,我們總能聽得到,這就是認知神經科學中一個著名的現象,叫做“雞尾酒會效應”,說的就是熟悉和相關的事物會受到人們的重點關注。
??:
登機或者入住酒店時,升艙或者換更好的房間會讓我們獲得意外驚喜。這份高興不僅僅是因為感覺受到了優待,還因為我們的大腦感受到因為自己的好決策帶來了好回報,所以,在第二次面臨選擇時,大腦會做出同樣的決策。
2)制造稀缺
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也作前景理論):通過考慮損失和保存所得的決策行為。
前景理論的一個表現就是人們特別討厭損失,不愿放棄已經得到的東西。 利用大腦害怕失去的本能,可以制造稀缺感,從而驅動消費者的各種行為。
??:
打客服電話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坐席正忙”,同樣都是讓用戶等待,為什么不把語音錄制成“馬上就有人接聽電話”呢?馬上就有人接聽難道不是對用戶更友善嗎?其實,這是營銷人員的一種營銷手段。研究表明,當人們聽到“坐席正忙”時,會產生這種服務很稀有的感覺,這種稀缺感讓人們害怕失去的感覺更強烈,人們就更愿意繼續等待。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人們會高估已經擁有的東西。
??:
人們不愿意交換自己購買到的彩票,因為人們都認為自己買的彩票中獎概率高。
3)用輕松打動客戶
人類永遠偏好最容易的那條路,大腦喜歡簡單。 行動上的便利 和 精神上的放松。
??:
要想人們吃得健康,可以把健康食品放在餐廳最顯眼的地方,用燈光突出陳列,讓人們一眼就能看到,伸手就能拿到。總之,就是讓健康食品的選項成為最省力的選項。
4)利用時間的力量
系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 effect):人們傾向于對首先見到的事物和最后見到的事物有更好的印象。
??:
背單詞的時候,如果能把一本單詞書從頭背到尾,往往是 A、Z 開頭的單詞容易記住,中間部分的單詞記得就沒那么好了。
強勢結尾理論, 最后一步一定要做好,給消費者留下一個好的結尾。銷售人員如何與消費者道別,要比如何歡迎他們更重要。
??:
一位司機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看到了同樣多的紅色汽車和藍色汽車,但如果在下高速的時候他看到的是一輛紅色汽車,那么他會認為自己一路上看到的紅色汽車更多。
參考:得到-每天聽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