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派的父親的話點明了這部影片的主旨——信仰。
時隔4年又一次看這部影片,還記得是我大一的時候看的,那時的我感嘆這部影片3D效果制作的精美,沒有發掘這部影片的內在蘊含。今天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我的內心仿佛多了點什么,再看這部影片隱隱明白了導演所要表達的含義。
反復的把一些小細節看了幾遍,有了一些大概的推想。鬣狗所代表的是派父親,折腿的斑馬是那個只吃肉汁拌飯的佛教徒,猩猩是派的母親,老鼠是派的初戀女友,而老虎代表的是派自己。
鬣狗(派父親)代表的是理性。試想一下,若是在長期在海上漂流無食物,能怎么做?是保全自己活下去還是大家都餓死?首先,鬣狗(派父親)為了生存,把斑馬(佛教徒)吃了,然后猩猩試想阻止鬣狗(派父親)食斑馬(佛教徒),她的行為激怒了鬣狗(派父親),最后他也想把猩猩(派的母親)殺了,把尸體投入到海里。這一下激發了派內心的獸性(老虎),最后他把鬣狗(派父親)吃掉了。一開始派的獸性還沒有激發出來,直到他看見了父親把母親殺了,他一下子就爆發了,為了生存下去。
影片里有三個揭示了派內心的變化。
第一個片段是:帕克在凝望著遠處,派問帕克在看什么。派轉頭看向深海,他從深海里看到了母親陷入了混亂迷茫。這時候,在派陷入混亂的時候,帕克一直在注視著他。
第二個片段也就是整部影片最恐怖的片段:在一番暴風雨(內心的波瀾)之下,漂流到食人島,食人島不是真正的島而是他的初戀女友的尸體,而那些鼬鼠是蛆蟲,水潭里的水是胃酸,那些藤木的經絡是血管,派終究把他的女友一步步食之。
最后,派打開一朵蓮花里面有一顆牙,這里又有一個暗喻。蓮花代表的是純潔,牙代表的人吃血肉的獸性。派突然醒悟了,他不能再墮落下去,他要尋找生路。
第三個片段是:派和帕克終于等到救援,帕克下船后,停留了一會,但最后還是沒有回頭。因為帕克本身就是派的另一個自我,代表獸性(殘忍)的自我。因為他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不能再暴露出他獸性的一面。
在帕克進入叢林后,派說“我哭不是因為我所遭受的苦難,而是因為他就那樣離開了我。那樣輕易。”
其實帕克并沒有走,而是掩藏在叢林里。
影片最后,從忽暗忽明的光暈里,一只綠瑩瑩的眼睛在深處注視著。
“獸性”“信仰”
當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來戰勝而是用來相處的。你就會明白有些東西雖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須相信,那些東西并不牢固,你必須依靠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