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奴守門喻
主人出門時吩咐家奴守門,明明是讓家奴守住家里的財產的意思,家奴卻以為是守住門的意思,當聽到鄰居家有奏樂歌舞,禁不住誘惑,他就把門馱在驢上去鄰家了,結果導致主人家里的錢財都被偷了。
做事情只停留在表面,不加思考,不做更深的理解,最終必然是害人害己。
46、偷犛牛喻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村中人合伙偷吃了別人的牛,當丟牛的人找來時,村人一再狡辯,但在丟牛人的追問下,偷牛的人終于露出了破綻。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人若要行惡,最終都會暴露。一旦做了惡,不應可以隱藏,真心悔改才是應有的態度。
47、貧人能做鴛鴦鳴喻
故事中的窮人想過節給妻子帶上優缽羅花,就冒充鴛鴦去國王的池塘里偷來,這倒是可以被同情和理解。結果被守衛發現,他沒有學鴛鴦叫,而是回答“我是鴛鴦”,等守衛要把他交給國王的路上,他學了一路的鴛鴦叫。又有什么用呢?已經被抓到了。
做事要選擇好時機,要注意環境和形勢,做適合做的,才會有利于成功,否則只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