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一個HR專業群,有小伙伴問到職稱證件的問題。
熱心的小伙伴們紛紛給出解答。
解答的內容五花八門。
然則,大部分都是個人的理解加估計。甚至連百度的內容都沒有引用。
還有常識性的錯誤。
還有看不懂的省略。
Kim姐姐一下蒙圈了。
忽然控制不住激動的情緒,把相關的文件鏈接上去,把職稱證件相關的人社局網址鏈接上去。
這一生氣,生氣了很長時間。
而最難過的,莫過于對HR這個職業的深深的懷疑。為什么大家都看不起HR?為什么大家都認為HR是什么人都能做的?這個晚上,給了Kim姐姐深刻的反省。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還在懷疑、否定、自暴自棄中。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早上,車開到半路,遇到路上發生了車禍,道路被阻塞了。于是,把車停在路邊。打開手機,聽拆書幫今天的課程。
今天的課程是關鍵對話的第四節課。
這是原文及引言部分的內容:
過去的兩天里我們學習了如何恢復對方的安全感的兩個技巧——利用對比說明消除誤解和構建共同目的。有時在關鍵對話中,自己也會被激烈的情緒帶得跑偏,因此我們也要學會恢復自身安全感的方式,使自己時時處于關鍵對話的有利位置。今天我們就進入到第四個拆頁的學習——通過回溯行為模型來恢復自己的安全感。
R-閱讀原文
這個片段是拆書家從書中挑選出來的學習內容,跟著我一起來讀吧!
對話高手的做法則完全不同。他們既不會成為情緒的俘虜,也不會隱藏或壓抑自己的情緒。與此相反,他們會駕馭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也就是說,在出現強烈情緒時,他們會通過認真分析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自己的情緒。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可以做到選擇情緒,進而有機會選擇可能帶來良好結果的行為方式。
……
事實證明,他人的行為和我們的感受之間的確存在著一個中介環節。……它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態,在觀察到對方的行為之后,產生某種情緒之前,我們的大腦中構思的想法或情節。
如果用圖形來體現,整個過程如下:
如果我們有辦法控制內心產生的想法,我們就能管理自己的情緒,進一步掌控整個關鍵對話的表現。
……
要想形成不同的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對話高手的做法是,想辦法放慢節奏,然后控制自己的行為方式。要想放緩轉瞬即逝的主觀臆斷過程,避免隨之出現的激動行為,你應當沿著行為方式模型一級一級地向前反推。這個過程需要費點兒腦力,首先你應當停止當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為什么這么做。
整個反推過程如下所示:
[行為]關注你的行為表現,詢問:
我是否表現出沉默或暴力應對的方式?
[感受]確定行為背后的感受,詢問:
是什么情緒導致我做出這種行為?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詢問:
產生這種情緒的想法是什么?
[見聞]尋找想法背后的事實,詢問:
這種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據?
通過這個反推過程,你會讓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質疑活動中,進而改變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因素。
I-拆書家講解
下面的文字是拆書家自己對上文內容的理解,快來看一看他的解讀和你自己讀后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呢?
在關鍵對話中,我們要避免成為激烈情緒的俘虜,不要假裝沒有情緒或者逃避自己的情緒,那只會讓自己處于不利的對話位置,而是要改變、影響情緒,最終選擇有利于對話結果的情緒。
首先了解下情緒產生時人的行為模式。請大家看原書片段中的流程圖,首先我們會看到或聽到一些事情,比如,妻子在收拾丈夫衣服時,發現了他口袋里有一張酒店發票。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的走完了流程圖的第二步,為事實編故事,也就是產生了自己的想法,而想法就會引起我們的情緒感受,假如你的大腦編的故事是老公又出差了,那你的感受是感動,覺得老公工作好辛苦,然后去給老公煲個湯(行為)。如果你的故事是他怎么背著我住酒店,是不是有情況,這時你的感受是受傷、欺騙,那就會導致晚上老公一進門你就惡言相向,大打出手。
從這個行為流程可以分析出想法是影響到我們的情緒和行為的關鍵節點。因此學會控制大腦編故事的能力,我們就能控制情緒導向。
如何控制自己的想法呢?片段給出的方法是回溯行為模式: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產生負面情緒時,思考是什么想法引起了這種感受,這種想法是否有利于對話的走向?如果不利,則質疑這種想法,想想還有哪些可能的想法?最后選擇有利于關鍵對話結果的想法。
A1-聯系經驗
下面看到的A1部分,是拆書家在讀到這個片段時回想到的自己的經歷,請你邊讀邊思考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呢?
Kim姐姐立刻反思自己的行為。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產生負面情緒時,思考是什么想法引起了這種感受。
Kim姐姐想到,首先,是因為微信群這種自由鏈接組合的社群,它本來是一個自由的平臺,是給大家在這里自由發揮的。所以,微信群里的言論,大家可以自由地暢所欲言。
其次,HR這個崗位,本來就有很多從業人員,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這個很正常。所以真沒有必要生氣。
第三,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真的沒有必要。
引起負面情緒的這些想法,對于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一點作用也沒有。因此,這種想法不但不利于對話的走向,還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敵對。
因此,Kim姐姐要想想,還有哪些可能的想法?
首先,要承認平臺的作用。平臺是我們一個與工作嫁接的媒介。小伙伴們是基于對其他小伙伴們的愛心才無私地給出自己的理解。所以,他們肯出聲,肯給出意見,這要值得肯定。
其次,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為什么一定要討論一個標準答案出來呢?
第三,生氣對身體有害。
好了,問題想明白了,那么,最后選擇有利于關鍵對話結果的想法。
于是,Kim姐姐在微信社群里慎重地道歉。
我:
各位親愛的小伙伴們,尊敬的群主,實在不好意思,昨天著急了點。XXX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臺,經常給大家無償發送學習資料,致力打造成長的深圳hr。我很喜歡這個平臺!也很熱愛本群小伙伴,愛之深才會著急,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做最愛學習的HR。
月:
@深圳?,。我僅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談了取舍和實際操作的建議。至于職稱評審,確實是一項系統工程,我了解的僅限于公司涉及到的專業,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全的職稱申報材料,多謝你的分享。
月:
受教了,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我:
@月
我:
月:
從嚴謹的角度講,有一部分是由公司評定的職稱,公司發證,并不納入人事局的網站。
月:
所以,去網站上查驗并不一定都能查到,得看發證機關是哪個
月:
班門弄斧了
我:
是的。
我:
很難查。
我:
我不專業。我們有專門的人事文員辦理這個事項。
我:
我也不專業。
我:
因為我碰到的情況還不是最全面的。
我:
還有一些情況 我沒有碰到過。
月:
即使專業做職稱的也未必能碰到所有的情況,所以制度和規則才會不斷升版。但是這并不影響到專業人士的專業度。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字也可成師嘛
月:
感謝這個平臺
我:
@月?您很值得尊敬!
我:
感謝這個平臺+1
特別開心的是,中午時分,月月小伙伴加Kim姐姐為好友。兩人聊上了。
我:
其實從昨天下午開始,我碰到幾個類似的案例,我本來已經很懷疑現在HR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素養了。
我:
雖然昨天晚上我極力開解自己。但一直為此悶悶不樂。
我:
今天早上學到一個方法,嘗試對自己進行放開。
我:
有點效果。
我:
然后,下午看到您的回復,真的很感謝!
我:
您讓我看到HR還是一個陽光的職業!
我:
我現在終于可以完全把這件事情不再變成對自己職業的一種懷疑和否定。
月:
,做HR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
我:
是的。
我:
我常常在想, 為什么HR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月:
我做了八年的HR
我:
為什么那么多不具備HR素質的人還能心安理得的做著HR。
我:
你知道 嗎?昨天更讓我生氣的是我的一個同行。
月:
經歷了不專業到專業再到不專業的過程
我:
她說的那個XX的資質。
我:
我真的要暈倒了。
月:
現在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怎么解決問題,怎么讓對HR不專業的技術經理懂HR
月:
所以我給他的解答并不系統,不如你給的系統
月:
她是把資質和職稱搞混了,而且還沒搞清楚自己關注的是什么
我:
真的很感謝您。總算沒有讓我對人生懷疑。
我:
哈哈。
我:
不過我也是太著急了一點。哈哈。
月:
也感謝你呀,讓我又專業了一次
月: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專業和不專業,都能分出等級來,能進門很簡單,但是登頂卻很難,不是嗎?
月:
互相學習吧。
小伙伴們的態度讓我感動!
為HR小伙伴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