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說的是讀書這件小事,是各類民國大師寫的關于讀書的看法和感受,讓我們在看到他們對于讀書的態度的同時,從側面去瞻仰大師的風采。
感覺很多人都在談讀書,很多人都知道讀書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依舊是堅持不下去,事情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而且很多人看的書其實更多的是小說,沒有說讀小說不好,但是就之前的這些大師來推薦,很少推薦這種現代的東西,往往都是在推薦比較經典的東西,可能他們都早已無緣見到我們現在看的這種小說啦,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
然后說幾點感悟。
一.為什么讀書?
網上的高票答案應該是如下這兩種。
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之前覺得好有道理,但是現在看的書也稍微多一點之后,自己想一想,其實各種理由都會有,每個人都會提出自己的見解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有答案的,就像你解釋不了為什么有人愿意待在房子里呆一天,而有些人愿意吃辣到爆炸的變態辣火鍋一樣,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只是一件事情而已,只是一個愛好而已,如果你有,那就繼續保持,如果你沒有,那也無所謂,我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多讀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也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少讀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其實都沒有什么關系。
只是喜歡而已啊,哪有那么多為什么。
二 如何閱讀一本書
針對于這個問題,有一本非常棒的書,就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本我在圖書館都借不到的書,所以我就直接買來了。結合這本閱讀的危險,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這要看書的種類。
對于一本書,我們在正式看之前會對于這本書有一個比較清楚的分類,比如說小說,專業書等等,這個可以通過書名,索引,引言,目錄,結語,或者你試讀部分章節來進行判斷,從而可以決定你是否要讀這本書,如果要讀的話,要如何讀這本書。
我個人看法我們現在要看的書,其實主要分為3類,專業書,經典書,娛樂書。然后針對于不同的他們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閱讀。
首先說專業書,專業書在我看來就要死磕,“我的人生就像是建造大廈,容不得一厘米的誤差”,我覺得這句話對于我們專業知識體系結構的培養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格言,我們以后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從而養家糊口全靠你現在的專業知識,或者其他的你擅長的專業的知識。
然后就是經典書,經典書在我看來就是品讀。其實現在很多學校很多很多人都會在寫書單,甚至簡書上都有一個專門的書單專題,所以我們被推薦會讀很多書,包括各種經典的文學作品,包括這種諾獎得主的各種書,包括各種學科門類的比較經典的書,浩瀚書海,肆意遨游,自己選擇就行,我覺得我們的平時的更多的讀書時間都應該用在這個方面,這也會是我之后的方向。
最后就是娛樂書,娛樂書在我看來就是瀏覽。包括很多小說,很多報刊,很多娛樂雜志等等。隨手看,隨手扔,想起來開心的時候就看一下,不開心的時候就扔到一旁。不要去想太多,主要自己看的開心就好。
三.讀書最重要的事情
自己開心是我個人覺得在讀書最重要的事情。、
無論你做什么,首先要有自己的興趣,要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從我們決定要看的各種書中尋找樂趣,盡管書中沒有顏如玉,盡管書中沒有千鐘粟,盡管書中沒有黃金屋,但是書中有各種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有各種稀奇古怪的人,有新奇的各種事,還有各種令人著迷的思想,去查找各種神奇的事情難道不值得令人興奮嗎?
新的一年,立志讀書100本,做一個開心的閱讀者,過自己高中時想象的大學生活。
我是李慶文,希望我們都能做一個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