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冬來臨之際,由皮克斯與迪士尼聯合出品的動畫《尋夢環游記》上映,一時溫暖了無數心靈。
電影造夢師們,將那些觸動人心的情感與夢想,裝進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給所有心有純真的人們,構建了一個美夢。
觀影結束那晚,朋友說:完了,我今晚一定會夢到骷髏。
我笑道:就算是夢到,也一定是溫暖美好的。
影片的英文名是《Coco》,也就是電影里小男孩米格的那位出場不多的曾曾奶奶的名字,和中文翻譯名“尋夢環游記”沒什么關聯。
因為它的主題其實既非尋夢也非冒險,而是海報上的那句宣傳詞:
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
在一個墨西哥小鎮里,住著一家世代做鞋為生的家族。
作為家族的一員,小小年紀的米格卻發覺自己全部的熱情和夢想都在音樂上,他渴望成為歌神德拉克斯那樣追逐音樂夢想并且大獲成功的人。
可他的家中,卻偏偏禁止和音樂有關的一切,只因為他曾曾奶奶Coco的爸爸,當年為了音樂離開了家鄉,再也沒有回來。
對于他的家人來說,音樂代表著迷惑人心,拋棄家庭。
墨西哥當地有一個祭奠逝者的節日——亡靈節,他們會在節日的夜晚通宵載歌載舞,沒有任何哀傷的氣息。
亡靈節那晚,米格試圖通過參加亡靈音樂大賽證明自己,卻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屬于亡靈的世界。
他在這里,見到了所有逝去的親人,發現了當年的真相,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家人的意義。
在電影的設定里,俗世意義上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最終結束,逝者在亡靈的世界里還可以繼續存在。
只要,在生者的世界里還有人記得他,換句話說,亡靈存續,依賴于生者的記憶。
一但他被徹底遺忘,那么他在亡靈世界里的魂魄也會徹底消散無蹤。
多么溫暖又殘酷的設定。
人類,始終還是群居動物,就算會享受孤獨,但卻無法真的斷絕一切社會關系。
愛恨喜怒常常來源于他人,走過一生,也會心中有所牽掛。
如果知道所牽念的人已經忘了自己,那該是多么傷感的事情。
當然,如歌神德拉克斯那一類人,在意的是被萬人崇拜,不管生前還是死后。
被銘記的太多,反倒不會懂得被至親之人懷念的幸福。
墨西哥作家奧克塔維奧·帕斯說:死亡才顯示出生命的最高意義;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補充。
這是墨西哥人對于生死的態度,所以他們會用慶祝的方式度過亡靈節。
慶祝懷念之人生命周期得到完滿,慶祝生者和死者仍舊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相聚。
我曾幾次向朋友說起爺爺以前養的一條狗。
爺爺葬禮那天,人群熙攘,來去匆匆。
院子里供桌上擺著爺爺的遺像,那條老狗就伏在桌前,一動也不動。
那個場景一直存在我腦海里,我甚至在想,狗與爺爺朝夕相處,有著數不清的回憶,開心的,幸福的,痛苦的,傷心的,憤怒的,無聊的。
而我與爺爺共同的回憶,卻乏善可陳。
爺爺在世的時候,與我的交談時常用這樣的開場白:你記不記得,你小的時候我帶你去......
我總是含混道:記得。
因為始終不忍心告訴他,那些他津津樂道的,關于我的小時候,我都全無印象。
倒是也有個關于爺爺的絢爛回憶。
某個暑假,爺爺去放羊,為了吸引我和弟弟跟著他去,就答應帶我們去捉螞蚱。
于是每天中午吃過飯,我和弟弟便迫不及待地在爺爺身邊繞來繞去,爺爺總是淡定地在門口的石凳上與牌友打過兩副牌,再起身,去羊圈牽出那只羊,雙手背在佝僂的背后,步伐輕快。
我倆便興高采烈地跟上去了。
很早之前我曾寫過關于死亡的話題,有這么一段:
我們該如何面對親人離開?
悲痛,是必經的過程,不用刻意堅強,刻意淡忘。
我們的記憶是逝者與這個世界最好的聯系。
因此,能夠相聚的時候,盡可能地留下美好的回憶。
若有一日,有人先走一步,只要活著的人對他的回憶還在,他仍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