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是我為數不多的幾個好朋友之一,是在高一的時候認識的,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一直還保持著聯系。別看他名字叫李科,事實上他讀的是文科。當時我們一共四個人,文鑫和肖舸,不過肖舸后來參軍以后就淡出了我們的視野,后來打過幾次電話,不過聊的似乎并不那么融洽,一點點的,已經開始有些陌生了!
不過我們另外三個尚還保持聯系,去年回家的時候,和李科聊天的時候,稍顯得有些距離感,雖然只有那么一絲絲,但我還是感覺到了,可能是在政府部門當志愿者耳濡目染稍沾了些城府。我有些擔心,他會不會也像肖舸一樣,慢慢變得有些陌生!
不過今年我再回去的時候,我打消了這個顧慮。他先是給我打了電話,讓我回去到他那兒去玩耍。我到的那天正好是周六,他到樓下接我。他告訴我,現在他還在著手準備考試,爭取考個事業編制,一本資料書擺在書桌上,上面密密麻麻的寫著些備注,旁邊還有一大摞。
很久不見,并沒有產生距離。他和我這些年都看了不少書,關于經濟,關于歷史,還有其它各方面的,不過他比我能說一些。我們一起暢談了近兩個小時,后來還有點時間,他讓我在旁邊歇息會,他今天還有一點功課沒做完!
我很是感慨,很榮幸能有這樣的朋友!后來臨近中午了,他拿出手機給鑫打了電話,約他回來一起聚聚。我看見他給鑫的備注后面有兩個數字,我的備注后面也有,一坡下去,后面帶數字的并不多。我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這數字不就是我們的生日么!
我特別感動,也很慶幸,一個你放在心里的人同樣也把你放在心上。事實上,他和鑫的生日我都記得,我過生日的時候也能接到他們的電話。不需要紅包,也不需要禮物,只一個電話,你的生日我沒忘記,也就足夠了!
于是乎,從去年開始,我就不打算在外面過生日了,也不愿再在朋友圈打告示,收集祝福。那似乎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不過是告訴別人你又老了一歲而已,世間有那么幾個人記得,也就足夠了,我也會想辦法記住他們的生日!
我有個小學二年級的同桌——雨。成績一般吧,并不算特別好,不過三年級她就去了外地,此后幾年再也沒有她的消息。等到六年級的時候,她又回來了,忽然成了一個學霸,站在講臺上演講,口齒清晰,自信滿滿。沒想到她幾年不見變化這么大!有意思的是到了初中,我們又被分到一個班了,而且又成了同桌!當時她的成績在班里也算是數一數二的,而我因為英語成績的拖累,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而班主任卻特別重視我,因為小學畢業考試成績也算拔尖的,故那段時間心理壓力特別大!
所以后來只能考一個一般的高中,之后便很少再聯系!高中以后幾乎更是沒有了消息。不過去年年過生日那天在QQ上卻忽然收到她的消息祝福。一番寒暄之后我問她為啥記得,她只說好記,畢竟是和一個很有名的節假日同一天。話雖如此,但我還是十分感動,畢竟能記得的人并不多。
于是我將她的QQ的所有留言都翻了一遍,終于找到了她的生日日期,然后在后一年她過生日的時候給她送上生日祝福。
實際上若沒那兩次同桌的經歷,估計我們已經很陌生了,小學時候的一部分同學,自那以后再沒有聯系過的,我已記不清面容。實際上那時候的童年生活現在看來已經很遙遠了,不過對于這段同桌經歷,我還是記憶猶新。
相信不管過了多久,以后江湖再見,再聊起這段往事,還是值得津津樂道的。
再看現在的大人們過生日,每次回家,奶奶幾乎都將去吃生期酒的任務交給我。若都是自家認識的人還好,很多人我甚至都不知道是誰,經常是千里迢迢而去,風塵仆仆而來,送上一兩百的禮金,記一個名字,吃一頓飯,然后就走了。你既不知主人是誰,主人也不認識你!有啥意思呢?下次你過生日他在千里迢迢的還回來?還不如微信轉賬,不過也沒微信啊!
也可能是時代的變化,產生了這些文化差異,我不能理解也是正常,大概這就是所謂的人情世故吧!不過禮尚往來確實很有必要!
之前一個并不算特別好的朋友,說他過生日,要我發紅包!我心里只有些好笑,怎么會有這樣的人呢?后來沒怎么聯系了?也能看到他在朋友圈附上身份證的照片,然后配上一段話,讓看著辦?還能怎么辦,只能是裝作看不見唄!我不發會怎樣?是不是又該說我這個人如何如何?關鍵是這種已經涉及到道德綁架了,若是別人本來就不想給你發呢?你這么做,別人該如何,很可能就礙于面子給你發了,發的少了可能還不好意思!然后晚上就能看到他得意洋洋得曬著他當天收到的紅包!我竟然有些反感!
比起厚著臉皮討的那一個個紅包,我倒覺得那一個不用提醒卻還能如期而至的生日祝福更讓人溫暖,期待,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