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的本質在于自我沉溺,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快樂則剛好相反,快樂是將注意力放在外界,用好奇心去探索世界,探索人和物。
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往往最容易獲得快樂,因為他們工作時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不會受到任何打擾,這樣的工作最容易獲得“心流”體驗。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是科學家,也不是每個人都是技術人員,大部分工作都不能讓人體驗到心流,并且高挑戰帶來的是高技能,而大部分人并沒有這樣的能力去完成高挑戰,所以大部分人并不能像科學家那樣在工作中尋找到快樂的源泉。對一般人來說,工作只是賺錢的工具,以及對現實的逃避,把不堪證實的痛苦暫時忘記一下。
對于一般人來說,基本的幸福,最重要的立足點是對人和物的友善的關切。
“對人和物的關切是愛的一種,但是并不是想要控制、占有、老是渴望回報的那一種。促進快樂的那種關切,是喜歡觀察他人,在他人的個性中感到樂趣,愿意使自己與自己有接觸的人有機會感到興趣和愉快,而不是想要控制他們或要求他們熱烈的崇拜自己”
“幸福的秘訣是:讓你的興趣盡量的擴大,讓你對人對物的反應,盡量的傾向于友善。”
近年來,我發現自己漸漸失去了很多興趣,好像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致,尤其討厭社交活動,每當在地鐵或者公園見到小孩子,就感到無限的羨慕,他們怎么能如何的生命力?他們怎能有如此的好奇心?小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有無限的好奇心,而且他們沒有自我意識,不會想到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自我意識的出現,以及教育對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扼殺,人生的痛苦就出現了。
那么人生還有什么勁呢?快樂還有可能嗎?
快樂源自于愛,源自于好奇心,源自于給予,當你想要從做一件事情當中獲得回報時,當你想從與一個人的交往中獲得回報時,你是很難獲得快樂的。
真正的快樂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打籃球而打籃球,為了泡妞而泡妞,為了學習而學習。
你只是因為喜歡打籃球,而不是為了揚名立萬;你只是喜歡和女孩子在一起,你想要她因為你的存在而更幸福,而不是為了得到她的身體或者得到她的愛;你只是因為喜歡學習帶來的充實感,而不是為了通過學習功成名就。
這就是愛的本質,愛是完全的奉獻自己,不乞求回報,只享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