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評論:在《紅樓夢》中,寶釵乍看小氣,實則大氣;貌似任性,實則聰慧;文藝不假,精明也是妥妥的。寶釵的性格勝在含蓄渾厚,藏愚守拙;據(jù)說,《紅樓夢》的讀者在年輕時多喜歡黛玉、討厭寶釵,年歲漸長后會轉(zhuǎn)而喜歡寶釵。
青春年少,以為真的就是美的、對的,一切圓融的、世故的,都是虛偽的、可厭的;等到明白了一些人情世故,知道個性是把雙刃劍,便忙不迭與黛玉劃清界限,贊許起人見人愛的寶釵。
于是,朋友們在圈子里面爭論到底是喜歡黛玉,還是喜歡寶鈔,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觀點,很有意思的爭論。
其實,從大處看,不管是黛玉還是寶釵,不僅僅代表的是兩個人,她們其實代表著兩種性格,兩種作風,兩種命運,在不同的年齡段,滿足不同的想法和愿望而已。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慢慢的試著分析一下。
黛玉骨子里面是出世的,她喜歡風,喜歡花,喜歡月亮,喜歡露水,甚至落花也讓她流淚,她就是一個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冰清玉潔的仙子,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誰沒有過不管人情百態(tài),只為自己的內(nèi)心而活的夢想和沖動呢?
男人想當王子,女人想當公主,不用操心柴米油鹽,不用考慮家長禮短,多么悠閑的日子呀!
所以,在一定的時期,只要你看過《紅樓夢》,喜歡《紅樓夢》的青春年少,你都會為黛玉著迷,因為她能滿足你所有的幻想。
當然,那些隨便翻翻《紅樓夢》,覺得不過爾爾的人除外。
可是,慢慢的,人到中年,家庭,事業(yè),父母,孩子,親朋,好友等等等,人世間的紛紜雜亂,雞毛蒜皮的事情,讓你的心慢慢的涼薄,慢慢的開始泛起褶皺,有羨慕,有嫉妒,有不屑,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這個時候,再看《紅樓夢》,發(fā)現(xiàn)還是寶釵活得通透,活得那么有人緣,活得在世間如魚得水,所以,開始喜歡寶釵了。
最重要的還是黛玉和寶釵代表兩種人生走向。
黛玉的智商很高,可惜,她不喜歡名利圈,她總是淡淡的,放在現(xiàn)代的社會,最多也就是一個閑云野鶴之人,掙著一份養(yǎng)不活也餓不死的工資,沒事的時候還想寫點小詩歌,出門旅個游,喝點小茶,看個小說。
如果,家底渾厚的話,像黛玉這樣的男人和女人,活得也不錯??墒牵抠J要還,車油要加,孩子要上學,學區(qū)房又買不起的時候,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旦像黛玉一樣,另一半肯定惱怒嗔恨,這個生活還能不能繼續(xù),真的是個問題。
而寶釵呢?情商極高,人際交往八面玲瓏,啥人都能順服,上至最高董事長賈母,下到小丫頭,人人都服氣。這樣的人放到現(xiàn)在的社會,在國企,肯定能步入領(lǐng)導階層,放到事業(yè)單位,一年一個臺階,穩(wěn)步上升,即使自己創(chuàng)業(yè),弄個百萬千萬不成問題,小富豪,大富豪,還是明星,那看她的意愿了。
所以,像寶釵一樣的男人或者是女人,都是人前顯貴的人,女人可以跟著夫榮妻貴,男人可以跟上吃香的喝辣的,說了一個能干媳婦。
所以,中年的時候,人生最艱難的時期,你喜歡寶釵一樣的伴侶,還是喜歡黛玉一樣的人物,或者說,你想當寶釵,還是想當黛玉,答案不言而喻了。
可是,等生活再走一步,時間沉淀,事情變得云淡風輕的老年,你經(jīng)濟問題解決,你生活衣食無憂 ,你可以坐看云卷云舒的時候,你會喜歡一個干凈通透明白純潔的黛玉呢?還是喜歡一個一門心思鉆營,名利時刻掛心間,總是想著討好別人的寶釵呢?
所有的選擇,不過是自己內(nèi)心的投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