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零點七度
1:
上周末上班的路上,在路過一個早餐店時,剛好與一個眼神對接上了,停頓了三秒,這個面孔很熟悉,本想打招呼的,但看到他一臉茫然的表情盯著我時,我為了避免尷尬,默默走開了。
那個人就是我的小風哥哥,2010年暑假我在外兼職,他就在我們對面的理發店上班,后來經了解是同鄉人,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了,就成了好友,那時我還稱他為哥哥。現在算下來已有七年的時間,這七年里我們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碰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就這樣我們好像只是活在了彼此的朋友圈里。
這幾年,我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他過了好多個生日,也換了幾個工作地點,最后自己成了理發店老板,看到他事業風生水起的時候,又在他的朋友圈里發現了他的女朋友,還得知馬上就要結婚了。他在我的朋友圈里也是活出了他的精彩啊,今天又和他女朋友在我朋友圈放了一場電影。有時候,我也會給他點贊、評論,卻不知道,在潛移默化的變化中這好像是我們交流的唯一渠道了。
2: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有很多朋友當初只是找你要了一個企鵝或者微信號,加了好友,便無更多的交流,從那以后,只是靜靜地躺在了彼此的列表上,互看對方朋友圈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精彩或是平淡。
是啊,在如今這個科技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手機似乎成了我們溝通的最主要方式,這雖然是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快捷,但是在朋友之間的感情聯絡上總感覺少了一份親切。
現在打開手機,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信息的推送,偶爾會看到一兩個不常聯系的朋友突然出現在了聊天窗口上,你點開一看,內容卻是讓你幫忙點贊拉票,與你真正交流的話語卻少的寥寥無幾。點開朋友圈一看,也像是在逛商場,各種微商推送著他們的產品信息,這看似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實質上卻讓我們缺失了更多與朋友間面對面交流的時間與機會。
3:
小C是我中學時關系較好的同學,經常粘在一起,后來他出去上班,我繼續讀書,彼此間稍微拉開了一點距離,但還是保持著聯系。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是他工作太忙,還是我學習時間緊迫,漸漸地我倆也成了活在彼此朋友圈里的人。今年春節他結婚了,我也是在他婚禮前兩天才收到信息,由于工作的原因沒能請到假親自去參加他的婚禮,我感到很慚愧,為此還特意設置了一個小C婚禮當天的鬧鐘,以便給他及時送上祝福和發個大紅包。婚禮當天,祝福語發了,紅包也發了,擔心對方太忙看不到,我還多發了幾次,怕他太忙,就沒有打電話打擾。我捧著手機等對方的回復,等到最后我都睡著了,第二天早上看到對方默默地拆了紅包,然后在朋友圈發了好多感嘆。看到這樣的結果,我覺得我等得可真是尷尬啊!原來有些人已經變得如此陌生了,竟會吝嗇一句回復。
可能我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小C這樣的例子,我們忙于生活,疏于聯系,最后導致兩個人距離拉遠,讓兩個人只能活在彼此朋友圈的一席之地,但不應該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時候我們還應該制止這樣的情況發生,逢年過節給朋友打個電話或是發個信息(群發的就算了吧!),保持最基本的聯系,也不至于讓對方只是活在朋友圈的那種尷尬情況發生吧!
4:
這個世界發展很快,我們忙于各自的生活,可能在一段時間里我們彼此沒有聯系,這個我們都能理解,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沒有聯系,只是通過朋友圈來了解對方的一丁點情況,我就不太能理解了。
這個世界本是一個整體,由你我大家構成,我們在忙于生活的同時,也別忘了停下一個腳步,來關心一下你的朋友。
讓那些曾活在朋友圈的舊日好友從新回歸你的懷抱吧,有空的時候一起聊聊天,喝喝茶,挺好的!